關于愁魄的詩詞(216首)
141
《明月篇》 明·王廷相
明月漾金波,盈盈隔絳河。
桂殿飄香迥,兔宮丸藥多。
七襄機冷停織女,九重簾卷顰嫦娥。
嫦娥織女時同伴,天上人間愿相見。
142
《寄友人》 明·王澤
我本東海人,家住東海頭。
自從丱角時,便向西州游。
邇來西游十九載,夜夜思歸夢東海。
此身厭逐戎馬間,落魄唯存壯心在。
143
《漁滄廟》 明·伍晏
漁滄之下潭水流,漁滄之上云悠悠。
行云流水自今古,荒城故壘行人愁。
龍為蛇兮鼠為虎,腥毛臭骨皆塵土。
游魂寂魄無所歸,時傍寒蛩泣秋雨。
144
《哀孫炎》 明·夏煜
垂老戎馬間,相知復何有。
幼與孫炎交,于今俱白首。
炎也雅好詩,落魄惟耽酒。
醉中有神助,不放持杯手。
147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48
《水仙花效李長吉》 明·鄒亮
馮夷鏤水駐花魄,奇芬染肌沁仙骨。
天風吹夢落瑤臺,家住江南水云窟。
弄珠拾草瀟湘渚,帶月迷煙愁不語。
小龍潛開水晶殿,玉杯涼露承華宴。
青鳥銜書來閬苑,笑指蓬萊水清淺。
149
《別南塘子》 明·左國璣
五月麥熟繭繰絲,黃鸝啄椹鳴桑枝。
南風送帆五兩急,吳江酒船初到時。
牛車日轉曹門進,鼓市樓西集成鎮。
金椎初破紫泥封,玉壺瀉出黃金嫩。
150
《游金山寺》 宋·蘇軾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153
《刺濆淖》 宋·范成大
峽江饒暗石,水狀日千變。
不愁灘瀧來,但畏濆淖見。
人言盤渦耳,夷險顧有間。
仍于非時作,未可一理貫。
154
《雷洞坪》 宋·范成大
行人魄動風森森,兩崖奔黑愁太陰。
不知七十二洞處,側足下窺云海深。
聞有神龍依佛住,棖觸須臾召雷雨。
兩川稻熟須好晴,我亦閑游神勿驚。
156
《先兩國初忌》 宋·文天祥
北風吹黃花,落木寒蕭颼。
哀哀我慈母,玉化炎海秋。
日月水東流,音容隔悠悠。
小祥哭下邳,大祥哭幽州。
158
《雪夕》 宋·宋祁
恩華綿帝宇,花出瑞王年。
陰魄交光地,風霙雜下天。
監波熬巨浸,縞頃界中田。
有客方愁臥,先時履欲穿。
159
《西禪聽戴道士彈琴》 宋·黃庭堅
靈宮蒼煙蔭老柏,風吹霜空月生魄。
群鳥得巢寒夜靜,市井收聲虛室白。
少年抱琴為予來,乃是天臺桃源未歸客。
危冠匡坐如無傍,弄弦鏗鏗燈燭光。
160
《答和孔常父見寄》 宋·黃庭堅
孔氏文章冠古今,君家兄弟況南金。
為官落魄人誰問,從騎雍容獨見尋。
旅館別時無宿酒,郵筒開處得新吟。
黃山依舊寒相對,豈有愁思附七林。
* 關于愁魄的詩詞 描寫愁魄的詩詞 帶有愁魄的詩詞 包含愁魄的古詩詞(2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