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愁神的詩詞(1164首)
581
《效杜甫七歌在長洲縣作》 清·余懷
有客有客字船子,平生赤腳踏海水。
身經戰斗少睡眠,功名富貴徒為爾。
自比稷契何其愚,非薄湯武良有以。
嗚呼一歌兮歌激昂,日月慘淡無晶光。
582
《蔡州三首》 宋·孔武仲
愁云昏昏掩六月,電光霍霍盤四隅。
淮西一雨三書夜,長瀾積潦無處無。
試登高樓望四野,平田渺渺成江湖。
山源奔溢來處遠,晨朝又報高丈余。
583
《哭鈍初》 近代·陳去病
柳殘花謝宛三秋,雨閣云低風撼樓。
中酒懨懨人愈病,思君故故日增愁。
豺狼當道生何益,洛蜀紛爭死豈休。
只恐中朝元氣盡,極天烽火掩神州。
584
《江山萬里圖》 明·方孝孺
我昔奉敕辭金闕,西下巴川持使節。
仙槎二月出龍河,萬里春風掉晴雪。
吳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過蛾眉亭。
錦袍不見李供奉,白云遮斷三山青。
586
《楚南偉觀樓》 宋·陳峴
平生足跡窮遐陬,一麾更守湖湘州。
西接懸崖五溪曲,南望渺極蒼梧愁。
天涯牢落孰慰意,千嶂倒影三江流。
千里脈絡茲要會,意趣端與江山投。
589
《洞庭晚望七首》 宋·高善濂
擊汰涼風水面回,偃虹堤上夕陽開。
含漿老蜌浮光起,迎棹神鴉舞翅回。
醉唱難尋漁笛樂,羈懷易動暮笳哀。
何能雪鷺銀鷗侶,盡日無愁曲岸隈。
590
《上元行》 宋·胡處晦
上元愁云在九重,哀笳落日吹腥風。
六龍駐驛在草莽,孽胡歌舞蒲萄宮。
抽釵脫釧到編戶,竭澤枯魚充寶賂。
圣主憂民民更憂,驕子媟天天不怒。
592
《秀川館聯句》 宋·黃介
江聲床搖寒,山購窗拗綠。
歸舟著沙邊,客夢繞鄉曲。
簪盍豁秋悲,筵開從夜卜。
黃花散疎籬,蒼竹圍破屋。
593
《挽仁宗皇帝詞》 宋·金君卿
優賢從諫致時雍,舜目堯眉儼睟容。
靈算格天齊睿考,瑞元開筴倍神宗。
夢回彩仗歸霓闕,愁入宮聲咽暮鐘。
臣子訴號空殞血,鼎湖無路許攀龍。
594
《雜詩》 宋·李復
霜葉下高枝,紛紛擁寒根。
驚風度虛庭,槭槭愁飛翻。
草木雖無知,養本亦足論。
人生感元化,道貴窮性原。
595
《題文丞相吟嘯集》 宋·李謹思
南人不識兩膝貴,曲折百態卑且勞。
斯人護膝不護頭,故以頸血沾君刀。
蟠胸孤憤擘不碎,殺氣千丈纏旌旄。
援桴親鼓盡南海,背水更用蜑丁鏖。
596
《題汪水云詩卷》 宋·劉豐祿
海水奔騰朔風急,巨鰲震動坤軸折。
茫茫水與云相連,中有仙人渺獨立。
槁梧三尺操南音,輕視功名等秋葉。
調高韻古泣鬼神,氈帳輕彈燕薊月。
598
《西樓》 宋·劉翼之
西樓何似古東樓,但覺今州勝舊州。
山色不藏興廢跡,江聲空戰古今愁。
樓上詞人夸麗藻,分明說與江山好。
江山千古有精神,只為曾經詩客到。
599
《鳳凰臺》 宋·呂午
古臺曾說少年游,彈指驚嗟歲月流。
山似三神浮碧海,城如一虎臥崇丘。
鳳凰去后遺陳跡,白鷺來葉認舊洲。
但得風寒無罅隙,江河舉目不須愁。
600
《偈》 宋·錢蓋
稽首文殊師,昔為七佛祖。
嘗發大悲原,廣度諸有情。
念彼東北方,是為清涼境。
龍神五百俱,眷屬萬菩薩。
* 關于愁神的詩詞 描寫愁神的詩詞 帶有愁神的詩詞 包含愁神的古詩詞(11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