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愁城的詩詞(2439首)

    781 《述夢詩四十韻》 唐·李德裕

    賦命誠非薄,良時幸已遭。
    君當堯舜日,官接鳳凰曹。
    目睇煙霄闊,心驚羽翼高。
    椅梧連鶴禁,壀堄接龍韜。

    782 《聽歌》 唐·李涉

    颯颯先飛梁上塵,朱唇不動翠眉顰。
    愿得春風吹更遠,直教愁殺滿城人。

    783 《華蓋山》 唐·張又新

    一岫坡陀凝綠草,千重虛翠透紅霞。
    愁來始上消歸思,見盡江城數百家。

    784 《南梁行》 唐·李紳

    江城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青光。
    雜英飛盡空晝景,綠楊重陰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785 《南梁行》 唐·李紳

    江城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青光。
    雜英飛盡空晝景,綠楊重陰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786 《新樓詩二十首·橘園》 唐·李紳

    江城霧斂輕霜早,園橘千株欲變金。
    朱實摘時天路近,素英飄處海云深。
    懼同枳棘愁遷徙,每抱馨香委照臨。
    憐爾結根能自保,不隨寒暑換貞心。

    787 《真娘墓》 唐·李紳

    一株繁艷春城盡,雙樹慈門忍草生。
    愁態自隨風燭滅,愛心難逐雨花輕。
    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塵有梵聲。
    還似錢塘蘇小小,只應回首是卿卿。

    788 《橋山懷古》 唐·舒元輿

    軒轅厭代千萬秋,淥波浩蕩東南流。
    今來古往無不死,獨有天地長悠悠。
    我乘驛騎到中部,古聞此地為渠搜。

    789 《送孫山人》 唐·姚合

    山翁來帝里,不肯住多時。
    塵土衣裳重,腥膻仆隸饑。
    林中愁不到,城外老應遲。
    喧寂一為別,相逢未有期。

    愉悅夏天田園

    790 《送別友人(一作別友人山居)》 唐·姚合

    獨向山中覓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時。
    摘花浸酒春愁盡,燒竹煎茶夜臥遲。
    泉落林梢多碎滴,松生石底足旁枝。
    明朝卻欲歸城市,問我來期總不知。

    791 《別李馀》 唐·姚合

    病童隨瘦馬,難算往來程。
    野寺僧相送,河橋酒滯行。
    足愁無道性,久客會人情。
    何計羈窮盡,同居不出城。

    792 《寄賈島》 唐·姚合

    漫向城中住,兒童不識錢。
    甕頭寒絕酒,灶額曉無煙。
    狂發吟如哭,愁來坐似禪。
    新詩有幾首,旋被世人傳。

    793 《寄陜州王司馬》 唐·姚合

    家寄秦城非本心,偶然頭上有朝簪。
    自當臺直無因醉,一別詩宗更懶吟。
    世事每將愁見擾,年光唯與老相侵。
    欲知居處堪長久,須向山中學煮金。

    794 《武功縣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縣閑居)》 唐·姚合

    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
    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
    繞舍惟藤架,侵階是藥畦。
    更師嵇叔夜,不擬作書題。

    795 《聞蟬寄賈島》 唐·姚合

    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
    禪客心應亂,愁人耳愿聾。
    雨晴煙樹里,日晚古城中。
    遠思應難盡,誰當與我同。

    796 《懷西峰隱者》 唐·周賀

    灌木藏岑色,天寒望即愁。
    高齋何日去,遠瀑入城流。
    臘近溪書絕,燈殘夜雪稠。
    邇來相憶處,枕上苦吟休。

    感恩父母

    797 《秋(一作王轂詩)》 唐·王睿

    蟬噪古槐疏葉下,樹銜斜日映孤城。
    欲知潘鬢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數莖。

    798 《次韻和光祿錢卿二首》 唐·章孝標

    大隱嚴城內,閑門向水開。
    扇風知暑退,樹影覺秋來。
    望遠云生海,行稀砌長苔。
    廢興今古事,何必嘆池灰。

    799 《冬日寄蔡先輩校書京》 唐·顧非熊

    弱冠下茅嶺,中年道不行。
    舊交因貴絕,新月對愁生。
    旅思風飄葉,歸心雁過城。
    惟君知我苦,何異爨桐鳴。

    800 《陳情上鄭主司》 唐·顧非熊

    登第久無緣,歸情思渺然。
    藝慚公道日,身賤太平年。
    未識笙歌樂,虛逢歲月遷。
    羈懷吟獨苦,愁眼愧花妍。

    * 關于愁城的詩詞 描寫愁城的詩詞 帶有愁城的詩詞 包含愁城的古詩詞(24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