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慣聞的詩詞(138首)

    121 《雞雛》 宋·汪莘

    負清抱黃圓如彈,昆侖磅礴幽未判。
    母雞春日宿雞棲,躬抱乾坤入烹煆。
    翼之腹之氣自蒸,有時踏轉令交貴。
    朦朦如因當晝中,惺惺無眠過夜半。

    122 《壽延邁叔祖》 宋·程公許

    吾宗譜牒祖通義,蟬聊到公十五世。
    五派之分同一源,如木有本瓜有蒂。
    公家門戶最赫奕,簪紱相承真鮮儷。
    堂堂鐵面渠州牧,能以方雨永來裔。

    123 《寄陳國錄》 宋·方岳

    秋宵一何長,客夢一何短。
    坐為識丁累,彈鋏落孤館。
    所思渺寒江,苦惜會面罕。
    豈無人攜人,情話誰與款。

    124 《疏影·寒泉濺雪》 宋·趙文

    余賞其言,為賦
    寒泉濺雪,有環佩隱隱,飛度霜月。
    易水風寒,壯士悲歌,關山萬里離別。
    楊花浩蕩晴空轉,又化作、云鴻霜鶻。

    125 《兇年慨然嘆久生成贅因以長句述此意》 宋·王炎

    頻歲田家苦旱蝗,劇思小稔少丁黃。
    稻粳久渴三秋雨,菽麥俄經一夜霜。
    未保溝中無殍死,已聞道上有流亡。
    白頭屏處山林下,只怕群偷慣奪攘。

    126 《次韻潘茂洪春日書懷》 宋·張镃

    東風漸放柳遮門,隔水人家聚似村。
    漁艇遠來夸甫里,僧隣閒過講慈恩。
    花繁慣識蜂情性,晝靜初聞燕語言。
    病起適逢春正好,莫教詩思卻塵昏。

    127 《雪中再示德齡二弟三首》 宋·裘萬頃

    平生蓑笠慣沖寒,長憶江湖把釣竿。
    昨夜北窗聞雪作,夢魂飛到子陵灘。

    128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韻酬俞好問四首》 宋·方回

    徹夜無眠直到明,擬春晴又不春晴。
    酒材劣致平原督,花事愁聞望帝聲。
    病體慣經寒熱證,倦途渾忘短長程。
    五年浩蕩江湖夢,猶喜相逢得友生。

    129 《次韻邵君以客名齋二首》 宋·方回

    我能容物天容我,容足元消地幾多。
    結莫逆交聊爾汝,聞無義語勿誰何。
    飄零蹤跡因循慣,冷淡光陰茍且過。
    人世政如蠶食葉,百年誰辦繭成窩。

    130 《寄呈呂道山于八桂》 宋·方回

    朅從歙浦來湓浦,聞自全州入桂州。
    倚俟先生還北棹,定容小子到南樓。
    甘留旅瑣緣何事,積受恩私愧未酬。
    但愿歲時一相見,萍蹤從昔慣漂浮。

    131 《時升見惠芍藥三朵作詩謝之二首》 宋·郭印

    百花零落已成塵,聞道君家解擊春。
    艷質嬌嬈應見慣,肯分粲者遺愁人。

    132 《再次士特韻》 宋·李處權

    愛君直似朱絲繩,遇物可折不可曲。
    三仕無喜已無慍,肯學時人走巫下。
    平生不作吠堯事,乘矢猶聞去其鏃。
    至今莫可奸以私,尊視正冠何太肅。

    133 《玉泉寺》 宋·李復

    道人東立海上山,錫飛西落大江北。
    雙屨還乘海去起,西過當陽駐山曲。
    倚巖引錫神泉涌,一道明虹出幽谷。
    兀然孤冥踞盤石,清夜鬼神禮白足。

    134 《送楊誠齋赴江東漕》 宋·彭龜年

    愛公喜公去,愛國喜公住。
    公去不可留,一節江東路。
    停不與公別,瑣瑣不足疏。
    金陵古都會,形勢天所付。

    135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136 《過渠江渡》 宋·袁說友

    櫂歌江峽三月程,頗厭風濤困征櫓。
    驅車山路兩旬浹,又覺崎嶇萃勞苦。
    甘溪嶺下冉村路,一道渠江拆山塢。
    風平雨細無皺面,浥浥寒漪清客暑。

    137 《周可大攜子入山讀書》 宋·袁說友

    一日不覿面,三秋應動心。
    剛聞將子去,又慣入山深。
    飯飽群書樂,窗閒萬竹陰。
    扁舟才十里,得得要相尋。

    138 《過唐正叔郊居漫題索和》 明·程嘉燧

    小塘潮落碧氤氳,畫舫青絲系綠筠。
    野老襟期同夜雨,故人詩態似春云。
    忘形飲痛披衣慣,捉鼻歌輕擁被聞。
    如此風流俱合寫,不吟舉白便浮君。

    * 關于慣聞的詩詞 描寫慣聞的詩詞 帶有慣聞的詩詞 包含慣聞的古詩詞(1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