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儒冠愧甲門,池浪何意濯塵纓。不嫌山鬼揶揄笑,寧得齊兒舒緩名。
吾祖元豐一桂枝,百年門戶尚余輝。箕裘敢說韋平事,且學寬饒衣短衣。
正學心端不論材,吁嗟媒祿漫梯階。歲寒萬木多摧折,凜凜喬松不可理。
千戶侯封有國權,裁能姜韮當畦千。如今誰是凄涼尉,卻有新詩可手編。
平生南岳望重湖,煙靄蒼茫認有無。可是能來訪苗俗,只今風化已唐虞。
藉甚家聲杜小冠,公候袞袞照門闌。培風小作湖山隱,九萬扶搖正好看。
有道如君方杜門,無能慚我亦乘軒。殷勤好在經綸學,早晚親承雨露恩。
門外秋來草長科,寂然何止雀堪羅。清詩寄和勞相憶,手札俱來仍足多。豆飯芋魁吾自有,芒鞋竹杖幾時過。相逢不用論余事,茲道待君相琢磨。
一紙翻翻正復頗,數詩兼與問云何。敢言少日期耕籍,但道今年學荷戈。已辦向人腰為折,更愁逢彼怒成訶。知時未暇傷鵜鴃,撥谷惟思和九歌。
兩歲驅馳馬首東,曾微一戰可論功。因人偶爾成擒蔡,無計降之愧伐崇。萬灶炊煙歸塞下,十分農事到湟中。酸寒伎倆才如此,辜負新計吒至公。
近來人物眇江東,況也書生責勇功。痛定卻思三策謬,歸來猶想萬山崇。誰從荀伯官寮晨,賦入昌黎句法中。戎事尚多心事少,苦無佳語本酬公。
平生愛山林,里居想王屋。孤月自無朋,斷云曾不族。詎知莊遵市,儵有賈誼卜。西河就索居,漆園問尊足。
春風吹屧上黃岡,獨倚斜陽看武昌。城郭山川幾興廢,只留元佑姓名香。
束書欲去意遲遲,從此寧無一會期。客路相逢如宿契,人生難得是間時。虛廊過午陪行食,凈院中宵共說詩。此樂何時仍共賞,底須簪佩侍彤墀。
繡段輕投報苦遲,隔關那復共襟期。艱虞敢自求安宅,懶慢欣知不入時。王粲登樓初有賦,杜陵屏跡可無詩。邊聲又逐秋風輕,誰有良籌動玉墀。
蓀壁辛楣芰荷屋,靜揖秋風酣圣讀。占斷湖天拓戶封,不待詔書賜一曲。紅塵車馬交衢術,渠肯冠霞立於獨。滿城風雨又重陽,念子蕭疏對寒菊。
山林遠志久封殖,誤隨小草輒輕出。得似乾淳太史公,萬古不磨董狐筆。太史龍鶴山中人,玩心竹素如醉醒。煉師喜為作妙供,靈昔相間叢卉生。
病懶兩相宜,閒吟九日詩。江山雖舊隱,泉石是新知。不分黃花老,從教烏帽吹。白衣渾未至,醒眼欲何為。
山行事事宜,酒興富於詩。云錦工何用,風簾酒圣知。囊空須共賦,笛好愛孤吹。斟酌蒼茫詠,憑高漫爾為。
晴佳雨亦宜,云黑又催詩。靜處景俱勝,閒中趣自知。攀條隨客嗅,卷葉看兒吹。世事只如此,吾今何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