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驚風物的詩詞(816首)
561
《水龍吟 和馬西麓韻》 元·張野
故人邂逅相逢,滿懷和氣無邊際。
別來一載,光陰回首,水流星墜。
白雪歌詞,青云人物,知音有幾。
把滄溟倒卷,天瓢滿吸,須拼了,為君醉。
562
《王家坡觀瀑》 近代·陳三立
松底秋風翻兩袂,雜隨婦孺探勝地。
長谷橫出小天池,斗下犖確沙石碎。
再折冥徑路絕,披拂榛莽穿荒翳。
衣牽發甫脫免,亂石磊磊堆無次。
563
《觀龍歌》 宋·宋真宗
四靈之長惟虬龍,虬龍變化故難同。
三茅福地群仙宅,靈物潛形在此中。
池內仙人馴擾得,至今隱現誰能測。
乘云蠢動獨標奇,行雨嘉生皆荷力。
564
《擬古》 宋·田錫
棠谿出精金,百煉無余滓。
鑄得芙蓉劍,靈輝若秋水。
陸杏斷兕犀,陰亦驚神鬼。
照物雙影寒,中霄靈氣紫。
565
《詠五臺》 唐·王通
縹緲蓬萊未足夸,海峰孤絕更無加。
入門已到三摩地,攜手同游千歲沙。
碧玉鏡開金菡舊,珊瑚樹宿白頻迦。
殷勤童子能招隱,共采芝茵和紫霞。
566
《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 宋·朱槔
東坡謫官未放回,桃花不系玄都栽。
機牙愛獨造物手,五見江雨肥江梅。
扁舟一笑凌浩渺,瘦筇結伴登崔嵬。
洼尊故事逢浪媽,鳥篆真跡追浯臺。
569
《題昌山圣姥廟》 宋·甘同叔
分宜古縣環清溪,重岡復嶺如奔馳。
行逢山斷水流處,閱城廟枕山之西。
我來落日在前嶺,摩挲一讀廬肇碑。
嗟唐去今亦已久,尚余文字光陸離。
570
《巖下觀瀑旦晚異狀子文有詩輒次其韻》 宋·何麒
瀑色清明氣猶雄,非煙非云非白虹。
兜羅綿光秀罘罳,瑠璃□影搖簾櫳。
風吹銀潢漬蒼壁,日照玉柱驚青空。
誰言物象要有盡,我覺端倪殊不窮。
思涌回翔掀舞時,句在縹緲空蒙中。
更將七字寫亭午,倚天長劍拖芒鋒。
571
《濠梁凱歌》 宋·胡榘
春殘天氣何佳哉,捷書夜自濠梁來。
將軍生擒偽駙馬,虜兵十萬冰山摧。
何物輕獧挑胡羯,萬里煙塵暗邊徼。
邊臣玩寇不卻攘,三月淮堧驚蹀血。
572
《題道巖二十韻》 宋·黃誥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來遺我仙巖圖。
一堆盤石東西向,鑿破混沌中心虛。
欲知地面深且廣,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爐。
573
《暖谷詩》 宋·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
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
574
《戊申正月初宿休園》 明·蔣山卿
江村物候又驚新,月色花香并換春。
自笑無能惟野性,熟知有味是閑身。
茅檐遲日遍宜懶,竹院風清不受塵。
終日閉門常謝客,只應酒伴得相親。
575
《和敬夫斜川詩》 宋·劉芮
病著不任事,淹臥心自休。
經時不出門,況復斜川游。
每覿節物換,恍驚時序流。
少年喜追逐,聚散水上鷗。
576
《大滌洞留題》 宋·裴良杰
杖屨乘閑歷眾山,俄驚凡跡到仙壇。
清潨潄玉一川媚,瑞氣浮空兩洞寒。
風入喬松琴弄操,煙籠遠岫灶燒丹。
我今聊此凝雙眼,徒覺壺中世界寬。
577
《重陽》 宋·錢億年
商飚驚秀木,松桂不受秋。
萸菊有光輝,芬芳滿金甌。
古為賢達人,逢時聊解憂。
龍山孟參軍,帽落初不羞。
579
《北邙行》 宋·釋法泉
前山后山高峨峨,喪車轔轔日日過。
哀歌幽怨滿巖谷,聞者潛悲薤露歌。
哀歌一聲千載別,孝子順孫徒泣血。
世間何物得堅牢,大海須彌竟磨滅。
* 關于驚風物的詩詞 描寫驚風物的詩詞 帶有驚風物的詩詞 包含驚風物的古詩詞(8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