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驚時的詩詞(3770首)

    701 《木蘭》 唐·李商隱

    二月二十二,木蘭開坼初。
    初當新病酒,復自久離居。
    愁絕更傾國,驚新聞遠書。
    紫絲何日障,油壁幾時車。

    702 《安平公詩(故贈尚書韓氏)》 唐·李商隱

    丈人博陵王名家,憐我總角稱才華。
    華州留語曉至暮,高聲喝吏放兩衙。
    明朝騎馬出城外,送我習業南山阿。

    703 《鶯出谷》 唐·錢可復

    玉律陽和變,時禽羽翮新。
    載飛初出谷,一囀已驚人。
    拂柳宜煙暖,沖花覺露春。
    摶風翻翰疾,向日弄吭頻。
    求友心何切,遷喬幸有因。
    華林高玉樹,棲托及芳晨。

    704 《除浙東留題桂郡林亭》 唐·元晦

    紫泥遠自金鑾降,朱旆翻馳鏡水頭。
    陶令風光偏畏夜,子牟衰鬢暗驚秋。
    西鄰月色何時見,南國春光豈再游。
    莫遣艷歌催客醉,不堪回首翠蛾愁。

    705 《追昔行》 唐·薛逢

    朝光如飛猶尚可,暮更如箭不容臥。
    犍為穿城更漏頻,一一皆從枕邊過。
    一夕凡幾更,一更凡幾聲。

    706 《靈臺家兄古鏡歌》 唐·薛逢

    一尺圓潭深黑色,篆文如絲人不識。
    耕夫云住赫連城,赫連城下親耕得。
    鏡上磨瑩一月馀,日中漸見菱花舒。

    707 《大水》 唐·薛逢

    暴雨逐驚雷,從風忽驟來。
    浪驅三島至,江拆二儀開。
    勢恐圓樞折,聲疑厚軸摧。
    冥心問元化,天眼幾時回。

    708 《齊安早秋》 唐·趙嘏

    流年堪惜又堪驚,砧杵風來滿郡城。
    高鳥過時秋色動,征帆落處暮云平。
    思家正嘆江南景,聽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處是前程。

    709 《別麻氏》 唐·趙嘏

    曉哭呱呱動四鄰,于君我作負心人。
    出門便涉東西路,回首初驚枕席塵。
    滿眼淚珠和語咽,舊窗風月更誰親。
    分離況值花時節,從此東風不似春。

    秋天思鄉時光

    710 《歲暮江軒寄盧端公》 唐·趙嘏

    積水生高浪,長風自北時。
    萬艘俱擁棹,上客獨吟詩。
    路以重湖阻,心將小謝期。
    渚云愁正斷,江雁重驚悲。

    711 《歲暮江軒寄盧端公》 唐·趙嘏

    積水生高浪,長風自北時。
    萬艘俱擁棹,上客獨吟詩。
    路以重湖阻,心將小謝期。
    渚云愁正斷,江雁重驚悲。

    712 《送僧歸新羅》 唐·姚鵠

    淼淼萬馀里,扁舟發落暉。
    滄溟何歲別,白首此時歸。
    寒暑途中變,人煙嶺外稀。
    驚天巨鰲斗,蔽日大鵬飛。
    雪入行砂屨,云生坐石衣。
    漢風深習得,休恨本心違。

    713 《落日悵望》 唐·馬戴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
    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孤獨思鄉

    714 《春日閑居》 唐·薛能

    權門多見薄,吾道豈終行。
    散地徒憂國,良時不在城。
    花繁春正王,茶美夢初驚。
    賴有茲文在,猶堪暢此生。

    715 《蔡州蔣亭》 唐·薛能

    草徑徹林間,過橋如入山。
    蔡侯添水榭,蔣氏本柴關。
    靜泛窮幽趣,驚飛濕醉顏。
    恨無優俸買,來得暫時閑。
    步與招提接,舟臨夕照還。
    春風應不到,前想負花灣。

    716 《彭門解嘲二首》 唐·薛能

    嗚嗚吹角貳師營,落日身閑笑傲行。
    盡覺文章尊萬事,卻嫌官職剩雙旌。
    終休未擬降低屈,忽遇還須致太平。

    717 《題鹽鐵李尚書浐州別業》 唐·薛能

    鹿原陰面浐州湄,坐覺林泉逼夢思。
    閑景院開花落后,濕香風好雨來時。
    鄰驚麥野聞雛雉,別創茅亭住老師。
    備足好中還有闕,許昌軍里李陵詩。

    718 《晚春陪王員外東塘游宴》 唐·劉威

    水綠山青春日長,政成因暇泛回塘。
    初移柳岸笙歌合,欲過蘋洲羅綺香。
    共濟已驚依玉樹,隨流還許醉金觴。
    一聲畫角嚴城暮,云雨分時滿路光。

    719 《歐陽示新詩因貽四韻》 唐·劉威

    沖戛瑤瓊得至音,數篇清越應南金。
    都由苦思無休日,已證前賢不到心。
    風入寒松聲自古,水歸滄海意皆深。
    欲知字字驚神鬼,一氣秋時試夜吟。

    720 《上元三首》 唐·韋蟾

    新正圓月夜,尤重看燈時。
    累塔嫌沙細,成文訝筆遲。
    歸牛疑燧落,過雁誤書遲。
    生惜蘭膏燼,遠為隔歲期。

    * 關于驚時的詩詞 描寫驚時的詩詞 帶有驚時的詩詞 包含驚時的古詩詞(37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