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驚擾的詩詞(117首)
41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43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44
《自尤》 宋·蘇洵
五月之旦茲何辰,有女強死無由伸。
嗟予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壽夭固無定,我豈以此輒怨人。
當時此事最驚眾,行道聞者皆醉辛。
45
《觀龍歌》 宋·宋真宗
四靈之長惟虬龍,虬龍變化故難同。
三茅福地群仙宅,靈物潛形在此中。
池內仙人馴擾得,至今隱現誰能測。
乘云蠢動獨標奇,行雨嘉生皆荷力。
46
《再次韻》 宋·陳棣
擾擾膠膠度風年,只應今夕暫休閒。
又聞玉燭更新籥,那得金丹駐舊顏。
是處碧煙聞爆竹,誰家紅玉擁頹玉。
揮毫不作驚人語,句法由來似夢間。
47
《題章詡靜觀堂》 宋·李達可
君不見通都蕩蕩開九逵,肩摩轂擊人爭馳。
危樓百尺獨高臥,下看膠擾無休時。
又不見滄江茫茫與天遠,輕舟出沒風濤險。
此時著身平地人,遙憐櫂夫驚破膽。
49
《述懷》 宋·濮肅
人生天地間,自顧一何小。
寧同避釣魚,敢學驚弓鳥。
物理自悠悠,世情多擾擾。
桃源眼底是,何必尋云表。
50
《賦玩珠巖》 宋·任續
山林自空闃,游人事幽討。
岫{左山右晃}與云關。
來跡可堪掃。
艮維矗孤峰,玉簪倚天杪。
52
《蠅》 明·張維
呼朋引類競紛然,入我房櫳擾晝眠。
鼓翼有聲喧耳畔,側身無賴簇眉邊。
頻驚栩栩南柯興,始信營營止棘篇。
揮汗未能操詠筆,任他長劍逐堂前。
54
《題林君復二帖用坡韻》 明·陳頎
我昔孤山訪遺躅,春暖西湖泛晴淥。
山頭草樹不荒涼,知是先生此埋玉。
念初茅廬結構完,長吏頻顧驚流俗。
就中薛李最忘形,湖上夜歸曾秉燭。
55
《靜趣軒》 明·道原法師
躁靜失本性,滯寂圣所訶。
不有止觀幻,欲靜動愈多。
道人非避世,偶此住山阿。
幽侶不到門,況聞車馬過。
閑云謝冗跡,止水無驚波。
山光明戶庭,定起聊婆娑。
擾擾奔競者,聞風意如何。
56
《夜雨嘆》 明·顧璘
朔風吹雨西北來,南山晝晦夜不開。
寒聲悲凄雜霰落,暮色黯慘兼云回。
仰窺箕斗不辨影,俯眺八極彌黃埃。
群雞啁啾登樹語,城角斷續余音哀。
59
《游徑山》 宋·蘇軾
眾峰來自天目山,勢若駿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登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萬古蛟龍淵。
道人天眼識王氣,結茅宴坐荒山巔。
60
《荊州十首》 宋·蘇軾
游人出三峽,楚地盡平川。
北客隨南賈,吳檣間蜀船。
江侵平野斷,風卷白沙旋。
欲問興亡意,重城自古堅。
* 關于驚擾的詩詞 描寫驚擾的詩詞 帶有驚擾的詩詞 包含驚擾的古詩詞(1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