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驚似的詩詞(1573首)
862
《趙松雪八駿圖》 明·王澤
趙家王孫擅好書,更復畫馬如江都。
嘗從玉堂罷春直,慣寫天馬隨監奴。
馬來西宛龍八尺,勢或怒驚如鵲立。
似疑初浴滎河波,身上龍紋五花濕。
863
《春思曲》 明·魏學禮
別意落凄枝,閑懷寫愁葉。
緘怨投素鱗,銜情卷故篋。
誤嫁游俠郎,棄置薄命妾。
香縷羅衣襞不開,玉搖寶釵寒自疊。
864
《次韻秋懷》 明·文謙
命晉昔聞千矢賜,拜韓今見一軍驚。
地連赤縣城中阻,水入黃河總未清。
幾莖素發殊方病,半幅鄉書故國情。
洛下傷時同賈誼,西都賣卜似君平。
865
《續催日鼓謠》 明·吳斌
胡為乎六龍?斜飛于若木之金天,復沈淪于西溟澒洞之重
淵。
日車摧頹勢將墮,但聞驚天伐鼓,砰轟喧闐。
恨無魯陽所揮之神戈,又無羲和所執之神鞭。
866
《郭外》 明·薛蕙
置酒命交游,巾車向城郭。
徘徊空野外,樂緒翻蕭索。
涼風變云日,白露驚川薄。
秋水增煙霧,衰林半搖落。
良時一若此,人生詎如昨。
援琴寫哀弄,停觴罷歡酌。
愧彼忘情者,孤悰似無托。
867
《詠雪》 明·雪溪映
似梅似絮亂空奔,非月非霜瞇遠村。
自被樹高先受白,誰憐苔瘦漸消痕。
山頭凹凸猶難辨,水面波瀾卻易渾。
頓使世間煩熱處,一從寒冷便驚魂。
869
《題戴進山水抱琴圖歌》 明·楊承鯤
嗚呼清角不復見,玄鶴已去悲風呼。
裨海齊州一反掌,乾坤莽莽知音孤。
曲高節疏苦欲睡,白首人間空見圖。
就之忽驚云木動,沈筆欲下還躊躇。
870
《春雪》 明·楊宛
性本若浮云,因風逐處紛。
穿梅驚蕊落,乘柳訝花芬。
離合終成水,聯翩似結紋。
雖難待明月,相對亦欣欣。
871
《海鄉聞雁》 明·楊巍
平蕪霜露合,孤雁向南征。
影落黃龍渚,聲凄魏豹城。
殘云疑路斷,新月似弦驚。
十載關山北,曾傷故國情。
875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876
《有所思酉水舟次作》 明·周復俊
去年三月滇水陰,今年二月沅州路。
風光晼晚愁殺人,春色飄回忽遲暮。
楊溪昨夜春泉發,竹寨沙邊弄明月。
始見繁花復亂飛,愁多不愿理春衣。
877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878
《立秋》 明·周玉如
白帝嚴金駕,乘風下紫微。
德惟宣湛露,令即屏炎輝。
乍驚青梧落,將催赤雁飛。
何須賦團扇,恩顧似君稀。
879
《秋蟬》 明·朱有燉
敗柳疏林寄此生,涼時不似熱時鳴。
蛻形先覺金風動,輕翼偏嫌玉露清。
抱葉常如經雨態,過枝猶帶咽寒聲。
桑間此際螵蛸老,游息安閑莫漫驚。
* 關于驚似的詩詞 描寫驚似的詩詞 帶有驚似的詩詞 包含驚似的古詩詞(15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