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情境的詩詞(381首)
361
《緣識》 宋·宋太宗
中秋八月祥風遍,慢上東輪云游轉。
清境將開照玉京,一時宮闕為銀殿。
夜靜寒光半欹樓,穿入簾帷白如練。
景致融怡露添寒,薄茶佳客隨情翫。
無問高下盡一般,爽氣周天如雪霰。
千家萬家仰天維,漏永更深方罷看。
362
《緣識》 宋·宋太宗
水精宮殿月華明,白玉為墻火不侵。
八境風高駢羽駕,九重天上絳霞深。
物情晃朗無遮隔,非是凡間比類尋。
汗漫真游誰得到,桂花香潔影森森。
363
《緣識》 宋·宋太宗
高山石室半空嵌,選取靈芝草盡芟。
法意要修心一等,道情焉用口三緘。
丹砂保重開清境,白發相宜倚翠巖。
曩劫緣中因種在,布衣鶴袖鳳來銜。
364
《緣識》 宋·宋太宗
大道何異,俗情如花。
生前境趣,車碾黃砂。
無垢住相,勿用稱夸。
非親我親,六合為家。
365
《緣識》 宋·宋太宗
秋鏁煙嵐日未曦,道情欲話老僧期。
旋烹茶竃心先喜,搖撼松風睡思遲。
鶴唳九霄堪入畫,云平三界化無私。
真宗象教非虛說,對境成空是我師。
366
《緣識》 宋·宋太宗
天上與人間,賢愚不暫閑。
精修歸至理,道大隱玄關。
圣境皆奇絕,凡情豈易攀。
群仙寬坦蕩,卻老盡童顏。
36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天上與人間,賢愚不暫閑。
精修歸至理,道大隱玄關。
圣境皆奇絕,凡情豈易攀。
群仙寬坦蕩,卻老盡童顏。
36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水精宮殿月華明,白玉為墻火不侵。
八境風高駢羽駕,九重天上絳霞深。
物情晃朗無遮隔,非是凡間比類尋。
汗漫真游誰得到,桂花香潔影森森。
369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一法歸千法,真如即是真。
迷情終不見,達了悟知因。
海納分他境,心平故可親。
但明修煉路,善業盡隨身。
370
《逍遙詠》 宋·宋太宗
自在無拘束,逍遙里外安。
頑情終不見,圣境類乎端。
機智將何用,幽深大道寬。
區分能解意,四季一周看。
371
《次韻晁美叔游山見奇》 宋·蘇頌
已踐修涂到急流,暫回俗駕喜同游。
名為外物知難必,學悟無生信若浮。
騷雅深情追李杜,林泉高興拉巢由。
遲留更愛靈峰境,青桂風來不待秋。
373
《三泉龍門》 宋·孫應時
蒼山石骨高棱層,繚斷谷口如堅城。
何年穴作甕門入,豁然天地中開明。
門深十太碧鐵色,錯落鱗甲潛光晶。
溪聲瀉出駭風雨,巖泉亂滴紛珠瓔。
374
《再和答秀實》 宋·王洋
紅剝芳菲綠作叢,遙知惆悵兩心同。
結交舊燕多情語,消病殘花無用紅。
獻計欲居塵境外,投各且向酒壺中。
新來但覺多新樣,不道襟懷盡古風。
375
《和秀實扉字韻》 宋·王洋
柴車朝出暮柴扉,麋鹿情通麋鹿知。
寓目每因思舊約,破顏時幸讀新詩。
妻兒債負真冤境,祖佛因緣即妙醫。
救火抱薪還止火,只嫌虛幻沒休時。
376
《留贈道場老慧苦眼疾》 宋·王洋
云中白鶴塔千尋,為眾同南古到今。
五百年來一聲錫,四禪天外百花林。
長眉白黑歸宗眼,苦口因緣黃蘗心。
方見道場多勝境,盡情呈現付知音。
378
《寧川》 宋·喻良能
平生滿耳說宣城,入境云煙照眼明。
過雨偏濃千嶂碧,未秋先冷數溪清。
細看菡萏波間色,時聽綿蠻竹里聲。
不是多才謝公子,江山猶解發吟情。
379
《同子隆次公小飲》 宋·袁說友
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門外艷陽天。
奚為有客攜壺至,又以閒人到酒邊。
山路試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煙。
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覺心情勝去年。
380
《挽宜人李氏》 宋·曾豐
僧戒阿誰受,法儀何處迎。
兩回經夢境,三嘆悟人生。
食已難為強,衣猶不憚更。
得非禪力重,去住目由情。
* 關于情境的詩詞 描寫情境的詩詞 帶有情境的詩詞 包含情境的古詩詞(3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