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悲田的詩詞(496首)

    241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242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243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244 《記述二十韻為趙沂公作》 宋·徐璣

    日月交輝際,乾坤欲整時。
    謀謨無遠近,顧盼有安危。
    國倚宗臣重,人惟正統推。
    將軍兼問古,中尉不言私。

    245 《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246 《漫成》 宋·黃簡

    在俗參寥子,無田靖節翁。
    心平詩少怨,胃弱酒多中。
    熇熇蒸梅日,離離脫葉風。
    未應悲歲晏,端合幸年豐。

    247 《論俗十二首》 宋·劉子翚

    故園喪亂余,歸來復何有。
    鄰人雖喜在,憂悴成老叟。
    為言寇來時,白刃穿田畝。
    驚忙不知路,夜踏人尸走。

    248 《耒陽道中》 宋·游次公

    山頭磴石危梯險,山下荒田野草悲。
    更著秋風吹兩鬢,不消幾日盡成絲。

    249 《玄明宮行》 明·何景明

    君不見玄明宮中滿荊棘,昔日富貴今寂寞。
    祠園復為中貴取,遺構空傳孽臣作。
    雄模壯麗臨朝廷,遠勢連袤跨城郭。
    憶昨己巳年來事,秉權自倚薰天勢。

    250 《贈郡帥郭侯》 宋·閻蒼舒

    東南形勝惟揚州,介江負淮作襟喉。
    有國以來幾百戰,吊古千載空悠悠。
    哀哉荒主與蕩子,鈍盡鐵劍崇倡優。
    迷樓九曲爛如畫,珠簾十里半上鉤。

    251 《挽文文山》 宋·鄧剡

    憶公淚懸河,九地無處瀉。
    想公騎赤龍,請命蒼梧野。
    世人醉生死,翻笑獨醒者。
    焉知千載英,精爽皎不夜。

    252 《送李北山歸建康》 宋·梁棟

    人生幾百年,胡為在遠道。
    游子悲故鄉,王孫怨芳草。
    有田歸去來,無田歸亦好。

    253 《余避地千金圩屢游殳史兩山酒酣興發賦詩一首》 明·貝瓊

    神人夜割蓬萊股,蒼然尚作青獅舞。
    殳基得道此飛騰,煙火千家自成塢。
    前年盜起官軍下,存者如星才四五。
    我來欲置讀書床,出入未愁穿猛虎。

    254 《游高陽里》 清·閻爾梅

    四野紅霜牧笛愁,悲風蹈厲卷河流。
    高陽里在無人醉,廣武墳凋幾樹秋。
    作客長眠蘆絮榻,尋僧閑坐菊花樓。
    田家不解神何氏,操一豚蹄祝滿篝。

    255 《寄洪洲新建知縣張康》 宋·釋保暹

    遠聽弦歌樂部封,放衙乘醉半疏慵。
    家辭南越地千里,縣管西山有幾峰。
    人望廢田禾影合,吏愁空獄蘚痕重。
    孺亭應更悲前事,煙草萋萋叫夜蛩。

    256 《國香》 宋·高荷

    南溪太史還朝晚,息駕江陵頗從款。
    彩毫曾詠水仙花,可惜國香天不管。
    將花托意為羅敷,十七未有十五余。
    宋玉門墻紆貴從,藍橋庭戶怪貧居。

    257 《雜興》 宋·張镃

    吳起棄骨肉,用釋魯君疑。
    蕭何買田宅,更要漢祖知。
    結繩可息爭,書契計已癡。
    反覆者人心,周防良足悲。
    曾參殺人謗,三至母信移。
    君臣不易逢,終始貴難離。

    258 《金陵即事》 清·錢秉鐙

    城郭人民迥未移,夕陽鼓角不勝悲。
    屋檐幾處添宮瓦,石路何年踐御碑。
    祠廢已無官樹禁,寺荒端為賜田追。
    酒樓遍唱關東調,誰聽秦淮舊竹枝?

    259 《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 明·李濂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陽。
    八歲學籀篆,十歲《急就章》。
    孺小不知難,欲升鐘索堂。
    波磔竟無成,臨池心內傷。

    260 《唐隱士袁宣墓》 宋·陳大方

    茅山東北燕山前,翁仲遺墟幾百年。
    時有吳人來問隱,不知唐樹已啼鵑。
    山童解指看碑路,野衲分耕祭墓田。
    厚夜肯教黃壤曉,悲風偏動夕陽天。

    * 關于悲田的詩詞 描寫悲田的詩詞 帶有悲田的詩詞 包含悲田的古詩詞(4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