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悲烈的詩詞(169首)

    81 《贈錢肅潤》 清·魏耕

    扶桑海水波,燭龍光景微。
    蟾魄相淪惑,天地紛無禧。
    蒼梧狩不還,烈士志亦危。
    喟然起西游,泛舟昆明池。

    82 《浣花溪》 宋·馬俌

    浣花溪邊濯錦衣,百花滿潭溪水香,寶奩散盡有霜戟,草秣匹馬不可當,當時濯衣只偶爾,豈似取履張子房。
    烈烈遽見蔽此蜀,喪亂懷爾徒悲傷。

    83 《鼠莽草》 宋·喬夢符

    聞有一草名鼠莽,食之隨死不可醫。
    非惟自己愛毒烈,輒使妻兒常號悲。
    本圖將此報私忿,不知官府誠難欺。
    人生樂國豈易得,輕命如此何愚癡。
    縣令慚無功及民,徒有勤懇形諸辭。
    后來有問誰為此,但道東陽田家兒。

    84 《金瀨吊貞女》 宋·王端朝

    嗟彼戰國秋,風俗日以漓。
    卓哉史氏女,粲粲蘭蕙姿。
    宋貞奉慈母,克盡烏鳥私。
    業貧不辭苦,擊漂臨清漪。

    85 《鱉山》 宋·王應麟

    天柱不可折,柱折不可撐。
    九鼎不可覆,鼎覆人莫扛。
    袁公烈丈夫,獨立東南方。
    欲以一己力,代國相頡頏。

    86 《傷亂二首》 宋·袁玧

    轟轟烈烈一乾坤,北馬南船日夜奔。
    野老有懷悲故國,孤臣無淚哭中原。
    浮生似我仍留寓,季世何人不閉門。
    獨惜兩湖歸隱后,枕戈誰是晉劉琨。

    87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88 《別曹松山》 宋·趙汝績

    柳條能幾長,袖手不忍折。
    東風惡作劇,客袂吹欲裂。
    男兒數寸管,平世三尺鐵。
    何門無鄒裾,有國駐孔轍。

    89 《從軍行》 明·安璲

    關云漠漠關雪堆,北風慘慘山木摧。
    長河冰合馬蹄滑,沙塞日落胡笳悲。
    自恨少小系軍籍,愁枕金戈眠不得。
    苦寒苦饑不敢言,誰人不畏將軍律。

    90 《過露筋祠》 明·程烈

    古廟清淮口,相傳烈女祠。
    孤舟不同載,行露有深悲。
    日向菰蒲落,山隨洲渚移。
    千秋一感慨,為誦浣紗詞。

    91 《效古》 明·豐坊

    我行逢暮春,惆悵辭山阿。
    鶯花徒爛熳,光陰已無多。
    慊慊城烏謠,烈烈耕田歌。
    椅梧生高崗,浮云蔽其柯。
    豈無鸞與鶴,悲鳴將若何。

    92 《鳴鳳行贈楊給事惟仁》 明·豐坊

    君不見精衛一小鳥,銜石翻飛東海頭。
    不知身微海復巨,悲鳴誓欲填洪流。
    又不見螳螂奮臂當車轍,轍不可回軀已裂。
    安得長遇越勾踐,式蛙厲士皆激烈。

    93 《懷湘江》 明·葛高行文

    覽洞庭之流波兮,帝子游乎瀟湘。
    神仿佛而忽睹兮,云滃滃而飛揚。
    石磕磕而振厓兮,灝長瀾之洋洋。
    登巉巖之峻丘兮,攀朻枝而鳥翔。

    94 《矢柏舟》 明·葛高行文

    泛柏舟之河中兮,忽亻宅傺而內結。
    含薄怒以惓惓兮,心郁郁而堅節。
    念兩髦之我儀兮,矢靡他而志訣。
    持仁義以內修兮,遇緯繣而腸絕。

    95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96 《東征(二首)》 明·揭軌

    郊野積玄陰,白日忽淪沒。
    驚風西北來,虜騎何馳突。
    悲君貞白姿,永訣在倉卒。
    玉顏膏野草,何處收汝骨。
    恩愛豈不懷,貞烈誰能越。
    蕭條風塵日,紀載多所闕。
    曷以照君心,惟應城上月。

    97 《時事》 明·藍智

    太府城隍廢,疲民井邑空。
    舞干非舜日,斬木有秦風。
    烽火蒼茫外,江山感慨中。
    悲歌看古劍,激烈想英雄。

    98 《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譽

    天地炎州外,云濤漲海邊。
    為儒嗟世業,結社斷塵緣。
    髫齔趨先子,榮枯憶往年。
    時推驄馬使,人避鐵冠賢。

    99 《憶昔行美達監州》 明·劉崧

    圣王端居總四夷,黃河妥帖東南馳。
    明明政化若流水,禍亂之梗誰階基?咄哉事變異往昔,簧
    鼓邪說非寒饑。
    囂然挾兵起田里,誅殺長吏為妖魑。

    100 《高陵篇(并序)》 明·盧熊

    高陵者,吳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盤門外三里。
    其妻吳夫人,子長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與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訪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過此,聞父老言地屬沙湖金氏墓,上

    * 關于悲烈的詩詞 描寫悲烈的詩詞 帶有悲烈的詩詞 包含悲烈的古詩詞(1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