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慳力的詩詞(57首)
22
《方寺丞新第二首》 宋·劉克莊
宅成天下借圖看,始笑書生眼力慳。
地占百弓多是水,樓無一面不當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蕩間。
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閑。
23
《久不雨喜見晚云》 宋·文同
晚云萬丈如銀山,日光返射紅孱顏。
莫夸突兀在天上,且放滂沱來人間。
雷公施力已憤怒,風伯壞事休庸頑。
我將待之至夜半,慎勿更似前時慳。
26
《和余子美即事二首》 宋·黃公度
黌堂歸去葛衣輕,怪底形容太瘦生。
抖擻慳囊償酒債,安排嶮韻主詩盟。
妖韶梅老自馀態,滋味韓休薄大羹。
強策駑駘追逸駕,不堪才力但平平。
27
《酬余補之見寄》 宋·鄭獬
吾友補之會稽家,高眉大眼稱才華。
入京共收太學第,姓名頭角相撐磨。
高樓管弦相與雜,黃金酒面溶成波。
樽前軒昂如孤鷹,四顧不見雀與蛙。
28
《上運使工部》 宋·強至
天地慳英氣,人皆所得偏。
公乎何卓越,性乃獨純全。
精學窺神{奧米換采},遺經討圣淵。
辭宗師者眾,詩將敵無前。
31
《次韻解禹玉》 宋·陳造
夫君官職雖西班,夫君不獨師孔顏。
畫手人言逼曹{羈去馬換月},詩力自詭追子山。
對客每游庖丁刃,得興笑解齊女環。
般礴臝前筆未落,競病韻險思不慳。
32
《悼陳庭玉》 宋·鄭剛中
力就揚雄宅一區,知公有意賦歸歟。
兩楹豈謂哲人夢,三徑空留君子居。
厚德所傳唯裔嗣,清名難朽是詩書。
天公到底慳風俗,不使斯人在里閭。
33
《將至徽川道中花》 宋·李彌遜
平生愛山老山間,行山怕盡去復還。
茲游深入眾山囿,一日看盡平生山。
頗聞黃山最奇秀,紫翠六六堆孱顏。
端如啖蔗及佳境,快意不復嘲天慳。
我生目力固有限,應接不暇愁躋攀。
要令你次洞表里,掃盡礧塊羅煙鬟。
34
《索友有賡和》 宋·馮時行
詩債遲遲不見還,只緣草賦動天顏。
一揮可但難加點,三得何消更索斑。
余力自知過我輩,新篇不合是君慳。
風流來往無多日,肯與吾曹作兩班。
35
《游將軍巖》 宋·胡寅
初識后亭山,一賞北巖秀。
更聞將軍隱,飛策飛云岫。
何為英烈姿,石壁寄門竇。
和非馬力竭,依險聊自救。
36
《喜晴》 宋·吳芾
我家世業本農夫,力作耕田供百需。
食無魚兮出無車,但守桑梓依枌榆。
中更兵火田園蕪,骨肉奔迸幾為奴。
饑腸雷轉寒侵膚,中夜窮鬼常揶揄。
37
《次韻翁士秀雪再作》 宋·曾協
尚記東郊千頃白,夜不聞聲曉盈尺。
飄灑速若赴敵兵,密陣橫空誰督責。
且從膏澤落田疇,不厭寒威凌枕席。
曷來重見凍云凝,似欲飛花襲遺跡。
38
《又次徐仲宗通判韻》 宋·樓鑰
老龍破蟄斬幽關,亂滴天飄不復慳。
可但甘霖驅旱魃,自然涼氣滿人寰。
民心徒切焦熬甚,神力毋勞指顧間。
遙想清都應表賀,紫宸軒陛曉催班。
* 關于慳力的詩詞 描寫慳力的詩詞 帶有慳力的詩詞 包含慳力的古詩詞(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