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懸復的詩詞(552首)

    521 《偶屬成嵬字韻錄呈六十叔二首》 宋·杜范

    莫令胸次著崔嵬,萬事於人何有哉。
    欲向懸崖看積雨,幾經空谷撼奔雷。
    山花無思開還落,溪鳥忘機云復來。
    此地逍遙吾足矣,解愁春甕不須開。

    522 《秀亭秋懷十五首》 宋·方回

    樂莫樂登高,亦復悲莫悲。
    樂兮攜佳人,樽酒相追隨。
    慘慘古戍暮,煙寒秋角吹。
    悲從此中起,孤游偶臻茲。
    城南百尺樓,前是未有這。
    城外兩三冢,新葬復是誰。
    往者已足鑒,百世懸可知。

    523 《次韻徐贊府蜚英八首》 宋·方回

    懸崖復嶺間岡坡,如此天邊遠碧何。
    誰道此中曾得句,道傍老樹閱人多。

    524 《早發新城港》 宋·方回

    月暈竟無風,亦復無社雨。
    俗諺猶不驗,況乃古書語。
    客子上桐江,清曉發鳴櫓。
    如何秋令半,猶此苦劇暑。

    525 《東山廟》 宋·方回

    靈跡從來擅勝游,茲山亦復甲吾州。
    杉腰一殿懸金屋,云腳千家聳畫樓。
    鐘鼓鄰僧新院宇,桑麻平世舊田疇。
    乾坤大數誰能問,生者聊存死即休。

    526 《送仇仁近持山村圖求屋貲》 宋·方回

    浪多年二十,是事弗如之。
    老我初登第,聞君早解詩。
    風霜懸齒頰,錦繡簇肝脾。
    才是通漫刺,誰非獻屈卮。

    527 《送計敏夫赴闕》 宋·郭印

    衣冠半知識,喜君天下士。
    奧學滄溟深,高談風雨駛。
    胸中富經綸,憂國心屢痞。
    誓言排閶闔,開口獻天子。

    528 《感時一首再用前韻呈元詔久善文彧》 宋·郭印

    我傷天缺無人補,四海嬰兒失其母。
    北人躍馬渡黃河,請和使者空旁午。
    二君北去宗族從,國祚千鈞垂一縷。
    天心保趙有真孤,重云翳日今復吐。

    529 《詩別杜安行赴合州守》 宋·郭印

    雁水分攜后,懸懸二十秋。
    世路少青眼,人生易白頭。
    況復遭亂離,長懷家國憂。
    是中欲傾倒,一面終無由。

    530 《梨》 宋·李復

    柿垂黃尚微,棗熟赤可剝。
    新梨接亦成,實大何磊落。
    累累如碧罌,器宇極恢廊。
    懸枝細恐折,植竹仰撐托。

    531 《雪中觀梅花》 宋·李復

    破萼江梅爭初吐,漢宮妙香聞百步。
    耐寒蛺蝶何自來,繞花翩翩那忍去。
    幽芳不載蔚宗譜,絕俗韻高吾最許。
    直疑滕王百幅圖,淡墨濡毫添老樹。

    532 《送王行可赴宣城學官》 宋·陸文圭

    閉關坐十年,扣門得一士。
    自言貧為養,非謂學優仕。
    執手問何之,贈言聊復爾。
    清溪生芹藻,流入泮宮水。

    533 《與汝翔池頭清坐》 宋·丘葵

    主人發興在林泉,故鑿方池翠竹邊。
    波動日光翻素壁,水涵云影倒青天。
    蛙浮成字出復出,鳧沒有紋圓又圓。
    卻意盤翁初到此,共看楊柳碧絲懸。

    534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535 《苕霅歌》 宋·釋文珦

    昔聞兩溪水色異,苕清霅渾猶渭涇。
    又聞發源自天目,懸高墜峻如建瓴。
    日夜滾滾流不止,盡過白蘋紅蓼汀。
    流入太湖不復辨,挹之但聞魚鱉腥。

    536 《贈日者云谷俞喜》 宋·釋文珦

    十載唯耕谷口云,倚鋤時復看天文。
    世間貴賤君皆識,卻恐嚇無人解識君
    客身猶臥玲瓏石,鄉夢長懸岝崿山。
    詹尹自應知我意,為言何日定當還。

    537 《天道夷簡行》 宋·釋文珦

    天道夷簡,蕩蕩巍巍。
    人心不然,大行險巘。
    轉眼翻覆,誠不易知。
    忠或見疏,信或見疑。

    538 《客夜》 宋·釋文珦

    客館何寥寥,明月竟窗戶。
    青天懸列星,零露沾宿莽。
    懷起不遑寐,起坐聽漏鼓。
    聽罷復重聽,聽徹三四五。

    539 《夜讀太玄》 宋·釋文珦

    虛室冷云邊,消閒讀太玄。
    未須求甚解,聊復竟余篇。
    夜永殘膏薄,天高列宿懸。
    有蓍還懶揲,休咎已俱捐。

    540 《溪路》 宋·釋文珦

    溪路六七里,茅茨三兩家。
    斷崖懸石髓,古樹有松花。
    絕壑無人處,看云到日斜。
    過山幽更甚,時復見樵車。

    * 關于懸復的詩詞 描寫懸復的詩詞 帶有懸復的詩詞 包含懸復的古詩詞(5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