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恰似的詩詞(520首)

    501 《蘭溪道中二首》 宋·項安世

    一夜清霜逗曉晴,桑林脫葉似灘聲。
    云邊恰有驚鴻過,直作灘頭細櫓鳴。

    502 《送和斜川詩二首》 宋·王铚

    兩腳垂天際,愁云慘不休。
    尋幽抱奇癖,欲繼斜川游。
    中原苦兵革,誰能障倒流。
    野老且吞聲,蹤跡逐閑鷗。

    503 《園步雜興》 宋·張镃

    懽意千年孰與齊,恰如穉子候門時。
    八旬半載爭多少,匹似淵明已較遲。

    504 《同張以道出游近郊成古詩十六韻》 宋·張镃

    今辰天宇佳,風光宛如春。
    園廬豈不樂,景熟興未伸。
    與客策蹇驢,城東訪幽人。
    幽人本非約,意往隨清真。

    505 《游石湖》 宋·張镃

    幾年飛夢越來城,試扣柴荊恰快晴。
    松菊正酬閒客意,煙波真似主人情。
    黑頭據要方行志,綠野當年浪得名。
    我亦鄰鄉值桑柘,訪公非為憶莼羹。

    506 《病起見瓶中蠟梅偶書》 宋·張镃

    南湖地勝無凡木,只說寒梅夸不足。
    四般風韻兩般高,黃如蜂蠟白如玉。
    余品緗紅亦總嘉,早開最喜黃白花。
    去年樹下看不厭,吟興被壓空長嗟。

    507 《橋亭觀月》 宋·張镃

    全似蒼崖涌月輪,暗林橫貫一溪明。
    家中幻出山中景,圮上追涼恰二更。

    508 《和丁祖舜綠筍之韻》 宋·陳淳

    哦風徑游衛山峬,溢耳謠言如春敷。
    猗猗青青發三嘆,熟察其調未免粗。
    當年載歌淇水澳,區區但取枝葉綠。
    惡知中有至味存,爽人神思勝於玉。

    509 《春寒》 宋·方回

    燈節蕭條雷后雪,花天料峭雨余霜。
    經旬不出無情緒,恰見鵝兒似酒黃。

    510 《九日約馮伯田王俊甫劉元煇》 宋·方回

    山雨初開一望之,似無筋力可登危。
    每重九日例凄苦,垂七十年更亂離。
    今歲江南猶有酒,吾曹天下謂能詩。
    肯來吊古酣歌否,恰放黃花一兩枝。

    511 《和史魏公荔枝韻》 宋·釋寶曇

    炎州草木誠可憐,荔枝六月生蠻煙。
    瞿聃不出盛明世,星斗一粲黃昏天。
    憧憧翠蓋下平地,井井絳幘羅群仙。
    囊封白玉倍晶瑩,手挹甘露加清圓。

    512 《寄蔣山癡絕和尚》 宋·釋心月

    沒弦琴三弄五弄,無孔笛一聲兩聲。
    明月浮空天似水,長安歸夢恰三更。

    513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514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山林眉目,水月身心。
    雪何早而古巖棱,秋似先而寒潭深。
    機頭綿緒,線尾金針。
    誰云道大兮自有知音。

    515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衰形老容,瘦竹蒼松。
    野食丹山鳳,云吟枯木龍。
    對機何似當臺鏡,扣應恰如隨杵鐘。
    了無一物,還我盧舂。

    516 《萬壽暉長老寫師像求贊》 宋·釋正覺

    空而無痕,綿綿體之若存。
    卓而莫群,恰恰用之不勤。
    光明破夜月,淡濘出山云。
    無得而得,不聞而聞。

    517 《與觀禪者》 宋·釋正覺

    豁凈虛通入覺場,體前一段本來光。
    孤禪恰恰如擔板,默照明明似面墻。
    秋光蘆華兩岸雪,夜寒桂月一船霜。
    迢迢象外行歸路,雁字低低正夕陽。

    518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二尊宿,一人粗似丘山,一人細如米末。
    雖然粗細不同,稱來輕重恰好。
    徑山今日真實告報,汝等諸人切忘鑽龜要瓦。

    519 《朝陽贊二首》 宋·釋祖欽

    穴鼻針,無縫襖。
    一線紅日頭,聯得似恰好。

    520 《冬至月下即事》 明·程嘉燧

    去秋寒早天多雪,今夕冬暄月似春。
    淡境味長堪送老,醉鄉戶小恰容身。
    客中兩度逢南至,酒后終宵向北辰。
    莫笑杞人憂國淚,時看云物一沾巾。

    * 關于恰似的詩詞 描寫恰似的詩詞 帶有恰似的詩詞 包含恰似的古詩詞(5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