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恒時的詩詞(190首)
86
《嘆逝賦》 魏晉·陸機
昔每聞長老追計平生同時親故,或凋落已盡,或僅有存者。
余年方四十,而懿親戚屬,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
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賦曰: 伊天地之運流,紛升降而相襲。
日望空以駿驅,節循虛而警立。
89
《小園賦》 南北朝·庾信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壺之中,壺公有容身之地。
況乎管寧藜床,雖穿而可座;嵇康鍛灶,既暖而堪眠。
豈必連闥洞房,南陽樊重之第;赤墀青鎖,西漢王根之宅。
余有數畝敝廬,寂寞人外,聊以擬伏臘,聊以避風霜。
91
《紅橋游記》 清·王士禎
出鎮淮門,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態,竹木蓊郁,清流映帶。
人家多因水為園亭樹石,溪塘幽竊而明瑟,頗盡四時之美。
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盡處,有橋宛然,如垂虹下飲于澗;又如麗人靚妝袨服,流照明鏡中,所謂紅橋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陸徑,必出紅橋下。
93
《山市》 清·蒲松齡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恒不一見。
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
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
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97
《公子重耳對秦客》 先秦·佚名
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恒于斯,得國恒于斯。
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喪亦不可久也,時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圖之!”以告舅犯。
舅犯曰:“孺子其辭焉。
喪人無寶,仁親以為寶。
99
《與于襄陽書》 唐·韓愈
七月三日,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奉書尚書閣下。
士之能享大名、顯當世者,莫不有先達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前焉。
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進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后焉。
莫為之前,雖美而不彰;莫為之后,雖盛而不傳。
* 關于恒時的詩詞 描寫恒時的詩詞 帶有恒時的詩詞 包含恒時的古詩詞(1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