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恐高的詩詞(1218首)

    601 《詠陽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諸公同游聯句之作》 明·楊循吉

    偉哉此陽山,有石俟歌誦。
    形將冰塊截,勢與蓮花共。
    仰觀一何高,登涉不可鞚。
    鳥飛必徊翔,云出自騰滃。

    602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603 《越王臺》 明·玉芝和尚

    越王臺上客登臨,范蠡湖頭草正新。
    敵國荒涼吳鹿豕,故宮行在宋君臣。
    杖藜遠塞風煙暮,花木深城雨露春。
    往事不須悲落日,高歌獨立恐傷神。

    604 《姚少師所藏八駿圖》 明·曾棨

    周家八馬如飛電,夙昔傳聞今始見。
    銳耳雙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
    肉鬃疊聳高崔嵬,權奇知此真龍媒。
    霜蹄試踏層冰裂,駿尾欲掉長飚回。

    605 《萬歷宮詞(四首)》 明·趙宧光妻

    高燒蠟炬吐青煙,妃子宮中夜宴闌。
    并坐圣容歡不足,羅衣卻恐怯春寒。

    606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607 《棄婦辭》 明·周忱

    回車已駕衡門下,將去復留情不舍。
    舉家欲語畏郎嗔,獨自登車無送者。
    吞悲惟恐路人知,默默還思初嫁時。
    父母殷勤受明禮,良媒宛轉來通辭。

    608 《畫龍歌》 明·周是修

    云如車輪風如馬,雷鼓砰訇電旗奓。
    其中踴躍何爾為,無乃蜿蜒作霖者。
    古來善畫此者誰?葉翁所畫稱最奇。
    筆端揮灑絕相似,亦有風云雷電隨。

    609 《車駕駐潤州幸少傅楊公私第歡燕累日恭述又六》 明·朱厚照

    神武威南服,龍舟駕巨濤。
    廑兵宣略遠,定亂禹功高。
    日彩浮黃鉞,云光動赭袍。
    老臣三稽首,復恐圣躬勞。

    610 《金井山居次韻》 明·鄒智

    鐵杖何年入此山,今人庵是古人庵。
    春風小圃修花史,落日疏林縱酒談。
    放鶴亭高塵網斷,聽鶯橋近野情酣。
    莫辭老背尋常炙,寒露侵凌恐未堪。

    611 《題峰頂寺》 唐·李白

    夜宿峰頂寺。
    舉手捫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612 《感興其五》 唐·李白

    西國有美女。
    結樓青云端。
    蛾眉艷曉月。
    一笑傾城歡。
    高節不可奪。
    炯心如凝丹。
    常恐彩色晚。
    不為人所觀。
    安得配君子。
    共乘雙飛鸞。

    613 《古風其三十八》 唐·李白

    孤蘭生幽園。
    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
    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
    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
    香氣為誰發。

    614 《春日獨酌其二》 唐·李白

    我有紫霞想。
    緬懷滄洲間。
    且對一壺酒。
    澹然萬事閑。
    橫琴倚高松。
    把酒望遠山。
    長空去鳥沒。
    落日孤云還。
    但恐光景晚。
    宿昔成秋顏。

    615 《烏牙寺》 唐·李白

    夜宿烏牙寺,舉手捫星辰。
    不取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616 《放言五首 并序》 唐·白居易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韻高
    而體律,意古而詞新。
    予每詠之,甚覺有味,雖前輩深于詩者,未有此作。

    哲理

    617 《海棠》 宋·蘇軾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618 《秋懷二首》 宋·蘇軾

    苦熱念西風,常恐來無時。
    及茲遂凄凜,又作徂年悲。
    蟋蟀鳴我床,黃葉投我帷。
    窗前有棲鵩,夜嘯如狐貍。

    619 《東坡八首》 宋·蘇軾

    荒田雖浪莽,高庳各有適。
    下隰種粳稌,東原蒔棗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許乞。
    好竹不難栽,但恐鞭橫逸。
    仍須卜佳處,規以安我室。
    家僮燒枯草,走報暗井出。
    一飽未敢期,瓢飲已可必。

    620 《東湖》 宋·蘇軾

    吾家蜀江上,江水綠如藍。
    爾來走塵土,意思殊不堪。
    況當岐山下,風物尤可慚。
    有山禿如赭,有水濁如泔。

    * 關于恐高的詩詞 描寫恐高的詩詞 帶有恐高的詩詞 包含恐高的古詩詞(12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