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恐鞭的詩詞(162首)

    101 《京師送王頤殿丞》 宋·蘇轍

    憶游長安城,皆飲母卿宅。
    身雖坐上賓,心是道路客。
    笑言安能久,車馬就奔迫。
    城南南山近,勝絕聞自昔。

    102 《青云亭閑望》 宋·曾鞏

    一登此亭高,夐脫藩廡擁。
    開顏廣軒辟,吹面驚飆動。
    城回石崖抱,山亂寒潮涌。
    谷草晚更芳,沙泉細猶洶。

    103 《送汪內相移鎮宣城》 宋·黃公度

    龍紀膺圖代,龜書出洛年。
    人文初炳煥,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籬缺,諸儒門戶專。
    天將扶古道,岳始降名賢。

    104 《秋旱熱甚尤苦登陟輿中戲成》 宋·黃公度

    少皞不用事,八月猶苦熱。
    南方本炎蒸,況乃甘澤闕。
    雨師弛厥職,旱魃逞馀孽。
    金石鑠欲流,污池龜甲裂。

    105 《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為獨醒有詩因次其韻》 宋·劉子翚

    群石翠參錯,茲峰峙云林。
    突星名固夸,流傳經古今。
    幽姿儼向背,異態生晴陰。
    怒若抽翠筍,端如立瑤簪。

    106 《居擬蘇武四首》 宋·汪元量

    棠棣本同根,蘇葩亦相聯。
    誰謂忽遠役,懷抱無由宣。
    況我骨肉親,與子枝葉連。
    昔為雙飛鳧,今為孤飛鳶。

    107 《題宿松薤山寺》 宋·王之道

    小驛隳頹不見容,著鞭東走梵王宮。
    怪禽落日休相恐,五里松篁一徑通。

    108 《再次前韻》 宋·朱翌

    日走瞿野宅,殷勤問覺圓。
    荷珠翻雨碎,荇帶逆風牽。
    安步穿芒屩,長驅斷蠟鞭。
    臨深呼屬玉,騎氣道蜿蜒。

    109 《送吳令常甫之武平》 宋·強至

    朝廷重一邑,悼昔容備員。
    自嚴薦舉法,頗號近得賢。
    仕者既擇地,主恩那罄宣。
    遐封暨惡壤,十必九棄捐。

    110 《二月十二日城西送韓玉汝龍圖馬上作》 宋·強至

    信馬春風踏軟沙,晴郊芳意接京華。
    綠垂波面官橋柳,紅出墻頭御苑花。
    莫問年光侵老境,且拚日醉送生涯。
    歸鞭猶恐嚴城隔,那得行人不念家。

    111 《送施野夫赴舉》 宋·強至

    胸中六籍收高誼,手撫辭章應禮闈。
    不飲故人相別酒,恐沾壽母自縫衣。
    吳河系棹開深凍,汴日迎鞭弄短暉。
    四十明年方得仕,平生未與古人違。

    112 《次韻常粹俞君任二首》 宋·陳造

    與君顏面各臨年,同滯江湖恐不然。
    虎兕向來甘曠野,驊騮寧復待揮鞭。
    政成合進凌霄步,客里猶抬斲句肩。
    人品國華君可仰,豈應學我賦歸田。

    113 《再次韻二首》 宋·陳造

    歷塊飛黃可得追,加鞭十駕浪驅馳。
    不應猗頓懷周樸,敢向天仙話土芝。
    晚傍涪翁觀落筆,了知高叟固為詩。
    謬為恭敬吾何取,政恐龍泉有倒持。

    114 《再次韻酬俞君任》 宋·陳造

    闖首亨衢屬壯年,即今奔騖恐徒然。
    時情合退羊腸步,宦路難加馬腹鞭。
    朱紫浪驚流俗眼,風騷要拍古人肩。
    歸休計辦君當賀,兒輩新營種秫田。

    115 《和晏子忠》 宋·吳泳

    每逢耆舊問,夸說太平年。
    橘柚三冬富,荷花萬頃聯。
    斷巖書姓氏,勝跡已蹄筌。
    群盜方如蝟,渠鞭恐著先。

    116 《送蘇迨》 宋·陳師道

    胸中歷歷著千年,筆下源源赴百川。
    真字飄揚今有種,清談絕倒古無傳。
    出塵悟解多為路,隨世功名小著鞭。
    白首相逢恐無日,幾時筆札到林泉。

    117 《送范秉彝》 宋·李新

    東風吹起原頭綠,墻暗萋萋芳草縟。
    舞筵輟按杜韋娘,旗亭便聽金衣曲。
    石城山下路,回首不堪顧。
    灼灼小桃燃,蕭蕭疏雨暮。

    118 《丁已年七月二十一日禱雨中元水府入月六日展》 宋·鄭剛中

    奉祝出閶闔,禱雨祠中元。
    陳祠信已薦,拱俟心變虔。
    山云屢觸石,散去如飛煙。
    慚衷迫秋陽,汗流頸徒延。

    119 《再用粹中韻各賦牡丹梅花二首》 宋·李彌遜

    曾倚沉香作好妝,竹籬茅屋肯深藏。
    天寒翠袖留空谷,歲晚長眉閉上陽。
    投轄尚能來好事,著鞭應恐并馀芳。
    廣平賦罷詩肩瘦,不為梅花惱石腸。

    120 《張柔直知郡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世路狐貍正急賢,并游長恐著鞭先。
    龔黃政術江湖上,賈馬聲名雨露邊。
    白發空違三斧養,青衿獨抱一經傳。
    傷心才大難為用,不為酸風說泫然。

    * 關于恐鞭的詩詞 描寫恐鞭的詩詞 帶有恐鞭的詩詞 包含恐鞭的古詩詞(1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