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恐山的詩詞(2176首)

    961 《水調歌頭》 清·梁啟超

    拍碎雙玉斗,慷慨一何多。
    滿腔都是血淚,無處著悲歌。
    三百年來王氣,滿目山河依舊,人事竟如何?百戶尚牛酒,四塞已干戈。
    千金劍,萬言策,兩蹉跎。

    962 《種瓜篇》 魏晉·曹叡

    種瓜東井上。
    冉冉自踰垣。
    與君新為婚。
    瓜葛相結連。

    963 《自尤》 宋·蘇洵

    五月之旦茲何辰,有女強死無由伸。
    嗟予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壽夭固無定,我豈以此輒怨人。
    當時此事最驚眾,行道聞者皆醉辛。

    964 《四禽圖》 明·李東陽

    樛枝老樹幽巖里,山鷓雙棲掉長尾。
    高鳴俯搦勢不停,似向春風矜爪嘴。
    山頭錦雞金作冠,身披五采成斑斕。
    遠從紅日霽時見,更向碧山深處看。

    965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966 《中隱堂二首》 宋·鮑同

    問舍知君困欲還,才高那得臥南山。
    由來甘井人爭汲,卻恐心閑身未閑。

    967 《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 宋·并敘

    虛室無尋丈,青山有百層。
    回峰看不足,危石恐將崩。
    聽法來天女,依巖老梵僧。
    須彌傳納芥,觀此信還曾。

    968 《秋思》 宋·釋斯植

    雨過山城日又西,西風一陣木犀開。
    莫將心事憑秋雁,恐帶邊愁入夢來。

    969 《自伍光宇墓還登蓬萊絕頂》 明·陳憲章

    故人墳前澆我酒,白日欲西回馬首。
    嶝危道險不可躋,下馬長須扶兩肘。
    三步一噫五步停,引吭出舌肺腸鳴。
    此時平地慮顛踣,仰首十丈梯崢嶸。

    970 《喜晴》 宋·曾幾

    求晴而得晴,老子不勝喜。
    夜間屋瓦聲,如疾痛在己。
    通宵遂無寐,落勢殊未已。
    禾頭臥沙泥,便恐欲生耳。

    971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972 《浣溪沙》 金朝·蔡松年

    壽骨云門白玉山。
    山光千丈落毫端。
    姓名先掛爛銀盤。
    編簡馨香三萬卷,未應造物放君閑。
    功成卻恐退身難。

    973 《滿江紅·裊裊東風》 元·姚燧

    裊裊東風,碧湘左畔群山囿。
    海棠無語不成蹊,桃李羞牛后。
    生臉朱唇暈酒。
    問坡仙、肝腸錦繡。

    974 《水調歌頭 幽居》 元·姚燧

    開軒對朝爽,吾亦愛吾廬。
    君亭有笏堪柱,人道富于余。
    尚恐軒裳念在,前日朱門故態,消釋未全除。
    反覆看如此,儂豈據漸渠。

    975 《秋懷》 明·謝榛

    秋來客思渺煙波,湖上看山秋更多。
    只恐佳人怨秋色,晚風吹斷采菱歌。

    976 《古詩(三首)》 明·王景

    明月出天東,團團歷東井。
    不因朝陽輝,何以散光景。
    中涵古桂華,期與天地永。
    本體無盈虧,清明乃其性。

    977 《砥柱四首》 宋·范祖禹

    巨靈赑屃兩山開,東放黃河萬里來。
    地軸橫斜爭斡轉,天維欹側恐傾摧。

    978 《龍多仙》 宋·劉望之

    金船載山知有無,大千浮空佛所書。
    何人夜繼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發晴涪水現,翠鳳下曉巴山趨。
    亮哉何邦實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979 《八陣圖》 宋·張表臣

    八陣功成妙用藏,木牛流馬法俱亡。
    后來識得常山勢,縱有桓溫恐未詳。

    980 《即事》 宋·李流謙

    清江與我共天涯,若到滄溟始是家。
    曉渡換舟驚宿雁,暮林系馬散棲鴉。
    山童老木才余骨,潮落寒汀半露沙,只恐行人不著眼,一川秋色在蘆花。

    * 關于恐山的詩詞 描寫恐山的詩詞 帶有恐山的詩詞 包含恐山的古詩詞(21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