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恍見的詩詞(345首)

    301 《蘭陵王 歲晚憶王彥強而作》 元·邵亨貞

    暮天碧。
    長是登臨望極。
    松江上、云冷雁稀,立盡斜陽耿相憶。
    憑闌起嘆息。

    302 《離苦海 本名離別難 謹繼重陽師父韻 洞玄金》 元·馬鈺

    緣遇離苦海,修真寂真寥。
    向真風里捉真飆。
    種琪瑤真真,瑞滿青霄。
    引真個玉兔,真個金難,自是能消。

    303 《鳳凰臺上憶吹簫簫 為張孝先紫簫賦,系亡金》 元·王惲

    宮樹春空,御屏香冷,誰遺金*人間。
    愛一枝紫玉,雙鳳聲蟠。
    秋月春花客思,把幽情、都付伊傳。
    驚吹處,籟翻天吹。

    304 《別周季隱東湖隱居》 宋·項安世

    君不見東湖先生徐師川,雅歌清廟彈朱弦。
    又不見于湖居士張安國,健語龍蛇雜矛戟。
    佳人往矣不易致,見君使我心先醉。
    一聞東湖名,再讀于湖詩。

    305 《次韻蘇主管小礬山歌》 宋·項安世

    大字崢嶸如石柱,小字參差似釵股。
    醉中寫出礬山歌,夢中飛入礬山路。
    恍然身在空林間,壺公八柱橫當前。
    并州剪刀色如水,剪取一半壺公煙。

    306 《次韻孫司戶黃堂觀醮遇雪》 宋·項安世

    江陵舊識李謫仙,向來一夢今恍然。
    依然斗酒詩百篇,鎪剔造化供清妍。
    妙意直到天皇先,長歌短曲何蟬聊。
    龍螭蛟鱷紛連蜷,黃冠作禮邀云軿。

    307 《楊梅》 宋·項安世

    吾家里曲修家木,葉如海桐實如谷。
    聞名謂是金作丸,見面恍驚珠奪目。
    直將甘軟換嚴酸,坐使筠籠薦金屋。
    越山五月垂垂雨,鼎實無聲渠甚武。

    308 《送黃生還臨安》 宋·王铚

    舊事恍如前后身,龍門四紀更情親。
    茅廬驚嘆見斯客,天馬超騰感似人。
    三逕草荒殘歲雨,一枝梅作渡江春。
    莫言胡趙方成別,才隔云濤莫問津。

    309 《前有一尊酒行》 宋·張镃

    霖雨半月今夕晴,風堂人稀燈燭明。
    涼蟲咽咽傍墻竹,聽久但促孤愁生。
    愁生欲伏誰驅遣,渾汗翠液玻瓈軟。
    五斗一石非所長,興來亦覺滄溟淺。

    310 《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明·李東陽

    浙江之東縣新昌,乃在千巖萬壑之中央。
    側身重足恐無路,五步一澗十步岡。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叢抱青璟勣。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墻。

    311 《題程亞卿所藏劉進畫魚》 明·李東陽

    劉生亦是丹青豪,近來作畫無此曹。
    平明退直呼濁醪,半酣脫卻宮錦袍。
    戲將禿筆作鱗介,已覺四壁生風濤。
    風濤洶涌向何處,岸閣江空起煙霧。

    312 《題夏仲昭墨竹橫卷蓋陳緝熙先生故物也》 明·李東陽

    昆山夏老能筆耕,開云種玉看崢嶸。
    千條萬葉入霄漢,世間草木空有名。
    來持瑯玕叫閶闔,坐使燕石無光晶。
    北人貴竹如貴玉,直以高價酬丹青。

    313 《板橋辭太母靈轝三首》 宋·孔武仲

    元夕三宮采杖隨,月華燈彩近瑤池。
    連昌故老曾經見,似夢如醒恍自疑。

    314 《閣下觀竹筍圖》 宋·孔武仲

    我家廬山下,綠竹常陰陰。
    春雷迸狂籜,萬點群玉簪。
    別來經歲時,肌肉塵土侵。
    欻見此圖面,醒然豁煩襟。

    315 《自過犍為山水益佳》 宋·晁公溯

    客游三十年,不出僰與巴。
    江惡崖石粗,十步九褒斜。
    自過賴里西,山水日夕佳。
    冥冥見遠樹,涉涉鋪平沙。

    316 《得東南書報亂后東都故居猶存而州北松槚亦無》 宋·晁公溯

    旄頭光垂北風起,胡沙漫漫暗天地。
    翠華清曉巡朔方,咸陽宮殿生荊杞。
    胡兒解鞍留漢土,凝碧池頭日歌舞。
    一朝忽棄洪河南,來歸輿圖丞相府。

    317 《憶李友叔皓三首》 宋·陳淳

    初見即我贈,東京博雅堂。
    再見復我和,北窗小梅章。
    此物今只存,而人乃云亡。
    有時牽龍尾,濃磨發精光。

    318 《水車》 宋·陳普

    人為萬物靈,無處不可見。
    天地生物心,得人始周遍。
    有心鄭國渠,關中為富衍。
    三十六陂流,江南谷為賤。

    319 《徐敬甫出示所居之別南巖圖并壙公題詠欲予同》 宋·陳文蔚

    憶昔同作康山游,杖屨歷遍千巖幽。
    知君已個看山眼,每遇勝處嘗淹留。
    從茲一去間何闊,倒指殆欲忘春秋。
    不知此地復何地,但見大江東去流。

    320 《醴泉》 宋·鄧深

    醴陵以泉名,問泉良不遠。
    平田數頃開,方池三尺淺。
    含秋色幽幽,辟塵光澱澱。
    觱沸生其間,的皪紛可辨。

    * 關于恍見的詩詞 描寫恍見的詩詞 帶有恍見的詩詞 包含恍見的古詩詞(3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