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恍見的詩詞(345首)
224
《龜峰行》 宋·韓元吉
吾聞靈龜不愿死有用于清廟,但愿曳尾安泥涂。
所以漆園吏,坐嘆清江使者逢豫且。
龜峰之龜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乃在萬仞之上高突兀。
225
《望靈山》 宋·韓元吉
岳鎮古所錄,茲山諒其遺。
憶從西江來,恍惚欣見之。
初疑春雨晴,云物出怪奇。
稍稍對巖壁,森森面嶺奇。
226
《昔游詩》 宋·姜夔
衡山為真宮,道士飲我酒。
共坐有何人,山中白衣叟。
問叟家何在,近住山洞口。
殷勤起見邀,徐步入林藪。
229
《李陵臺》 宋·汪元量
伊昔李少卿,筑臺望漢月。
月落淚縱橫,凄然腸斷裂。
當時不受死,心懷歸漢闕。
豈謂壯士身,中道有摧折。
231
《道人歌》 元·楊維楨
道人飛來朗風岑,玄都上下三青禽。
傅桑已作青海斷,鰲丘又逐羅浮沉。
初見蜍精生月腹,前身搗藥婆娑明。
還仙服食終恍惚,天上仙骸成積林。
233
《為啟初門和尚題山水圖》 明·劉基
天下名山隨處有,畫圖流傳亦良久。
祗園道人展橫幅,觀者稱夸同一口。
蒼梧九疑高插天,卷而懷之不盈手。
巨靈驚呼盤古怒,地軸坱圠昆侖剖。
234
《舟入蔡河懷徐幼文》 明·楊基
憶初見君江浦外,七尺長身齒含貝。
君年未冠復新婚,錦帶吳鉤紫絲佩。
豪姿俠氣颯蕭爽,春鴻輕便秋隼快。
結交梁楚燕趙間,追慕廉藺羞郭解。
236
《和判府司徒侍中喜雪》 宋·強至
朔雪飛花趁歲陰,喜看不覺酒杯深。
應時自合蒼生望,澤物真同上相心。
未怕春風融粉水,恍疑江國見梅林。
西山一夜千層白,那復能留寸碧岑。
239
《壽李雁湖》 宋·吳泳
間氣生賢哲,斯文擅正宗。
咮鳴直是鳳,時見恍猶龍。
信史傳緗簡,元動在鼎鐘。
惟存霜后節,景仰彼高松。
240
《送鮮于帥三首》 宋·吳泳
憶昨行臺再見時,恍兮涪水送將歸。
豐神比舊微加瘦,道力于今轉覺肥。
賴有一燈標日指,曾無寸草報春暉。
孔門獨門成何事,只舞風雩詠浴沂。
* 關于恍見的詩詞 描寫恍見的詩詞 帶有恍見的詩詞 包含恍見的古詩詞(3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