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恃強的詩詞(80首)

    41 《送駕北征》 明·劉溥

    正統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親行討北虜。
    其晨日旁氣,中黑外如火。
    北風轉旗腳,獵獵不停舞。
    此行為宗社,倉卒出未預。

    42 《思王逢原》 宋·王安石

    自吾失逢原,觸事輒愁思。
    豈獨為故人,撫心良自悲。
    我善孰相我,孰知我瑕疵。
    我思誰能謀,我語聽者誰。

    43 《次韻信都公石枕蘄簟》 宋·王安石

    端溪琢枕綠玉色,蘄水織簟黃金紋。
    翰林所寶此兩物,笑視金玉如浮云。
    都城六月招客語,地上赤日流黃塵。
    燭龍中天進無力,客主歊然各疲劇。

    44 《憶昨詩示諸外弟》 宋·王安石

    憶昨此地相逢時,春入窮谷多芳菲。
    短垣囷囷冠翠嶺,躑躅萬樹紅相圍。
    幽花媚草錯雜出,黃蜂白蝶參差飛。
    此時少壯自負恃,意氣與日爭光輝。

    45 《初發桂林,有出嶺之喜,但病余便覺登頓,至》 宋·范成大

    桂林獨宜人,無瘴古所傳。
    北客守炎官,恃此以泰然。
    堂高愜宴坐,訟簡容佳眠。
    不計身落南,璇柄三回天。

    46 《自警》 宋·陸游

    生世如夢境,淹速無定時。
    少壯不可恃,況汝迫耄期。
    五官及百骸,自揣日益衰,客來能送迎,要是強支持。
    百口皆新人,所至無舊知;紹興同朝者,掃地靡復遺。
    雖云窮耐久,造物豈汝私?余日真幾何?得酒且伸眉。

    47 《吳體寄張季長》 宋·陸游

    九月十月天雨霜,江南劍南途路長。
    平生故人阻攜手,萬里一書空斷腸。
    人生強健已難恃,世事變遷那可常?兩家子孫各長大,他年窮達毋相忘。

    48 《散策門外鄰叟怪其瘦》 宋·陸游

    八十衰翁力既愆,強扶藤杖出門前。
    朝晡恃粥何勞嘆,齒脫牙搖已數年。

    49 《金吾》 宋·王禹偁

    金吾河朔人,事郡在賤列。
    攀附周世宗,龍飛起魚鱉。
    委質向圣朝,積功取旄鉞。
    所在肆貪殘,乘時恃勛伐。

    50 《虎暴二首》 宋·劉克莊

    {內喬外走}捷超山徑,咆哮噉土墻。
    昔無當道臥,今有稅人場。
    班特歸欄早,韓盧入竇忙。
    四方多伏弩,未可恃雄強。

    51 《送王晦叔》 宋·文同

    豈無舊德為清望,亦有強親在要流。
    班簿至今才博士,郡書猶自許諸侯。
    貧甘遠宦冰盈腹,老憶高堂雪滿頭。
    不恃交期便求去,趁歸春圃奉蘭羞。

    52 《隆慶徐守作堂名蜀固一夕夢與余賦詩堂上有何》 宋·洪咨夔

    蜀踞國上流,蜀固天下固。
    欲為天下謀,護蜀風寒處。
    極邊植藩籬,黃牛白環戍。
    中間屹垣墉,武休河池路。

    53 《西湖大醉走筆百韻》 宋·白玉蟾

    廼先天皇君,萬有七千祀。
    迄彼大庭時,對於葛天氏。
    邈計幾何年,是生余小子。
    上清太極公,造道窮天髓。

    54 《送外舅杜侍御使陜西自徐州移作》 宋·晁補之

    建隆以來論人物,得士與古相低昂。
    人才歷數仁祖世,后生嵬瑣無復望。
    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
    少時學問圣賢說,松柏歲寒觀老節。

    55 《出都寄二蘇》 宋·毛滂

    近年好語開蹙額,廊廟主人還稷契。
    諸葛亮公彙進民所懷,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隨類舉皆可觀,

    56 《王維吳道子畫》 宋·蘇轍

    吾觀天地間,萬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輪,乃知讀文字。
    我非畫中師,偶亦識畫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57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宋·蘇轍

    人生本無有,眾幻妄聚耳。
    手足非吾親,何況妻與子。
    偶來似可樂,強作室家喜。
    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毀。

    58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五次韻張君病起二首》 宋·蘇轍

    老去生經廢不行,鏡中白發見空驚。
    解將沖氣通枯指,易甚新陽發舊莖。
    一悟少年難久恃,不妨多病卻長生。
    文章繆忝追前輩,服食從來亦強名。

    59 《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三王維吳道子畫》 宋·蘇轍

    吾觀天地間,萬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輪,乃知讀文字。
    我非畫中師,偶亦識畫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60 《次韻劉涇見寄》 宋·蘇轍

    天之蒼蒼亦何有,亦有云漢為之章。
    人生混沌一氣耳,嘿嘿何用知肺腸。
    孔公孟子巧言語,剖瓢插竹吹笙簧。
    含宮吐角千萬變,坐令隱伏皆形相。

    * 關于恃強的詩詞 描寫恃強的詩詞 帶有恃強的詩詞 包含恃強的古詩詞(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