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總里的詩詞(667首)
602
《太平印歌》 宋·張镃
修溪檢校閒桃李,暗記蒼苔唯屐齒。
野鴛時看立汀沙,個字分明尤足喜。
金駝銀鼻豈關念,夢月當窗印寒水。
閨門瓜戍忽臨期。
604
《南湖書齋》 宋·張镃
雨深愁入樹花飄,盡際翻晴現帝霄。
目力壯時蒼岫長,心情閒處戲魚跳。
秋云總是詩家物,夜市今連里陌橋。
船子不來同載我,卻驚翡翠出蘭苕。
605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606
《奉酬友人登多景樓見懷》 宋·劉宰
云橫不斷古神州,縹緲河山總戌樓。
此地幾經人北顧,長江不住水東流。
犬羊萬里知離穴,稻蟹三吳正得秋。
人事天時多錯忤,一杯聊復潤吟喉。
607
《憶昨行寄呈劉法曹》 宋·劉宰
憶昨太守宣城陳,人物風流法從臣。
太息官倉取無藝,要與邑民圖久計。
總將一石計其贏,三斗八升為定制。
厥初號令發雷霆,奉行誰敢圭撮增。
608
《社日僧舍風雨》 宋·劉宰
借疏香積共晨炊,客里良辰總不和。
孺子從渠均胙肉,南翁無處聽巴詞。
神鴉得志飽終日,巢燕有心來及時。
風雨聒人聾轉甚,半鐘濁酒可能治。
609
《瀛洲行》 宋·趙汝鐩
神山鼎峙滄海東,瑤池翠水環銀宮。
朝霞夕霏自今古,飚車羽輪何憧憧。
文館岧峣霄漢立,群賢飛佩翔鵷鴻。
人間風日總不到,逍遙宛在神山中。
610
《贈鐘春谷星學》 宋·劉黻
五星聚東井,老人現端門。
總是太平象,渾儀妙用存。
巖傅本騎箕,執筑付無言。
一旦寄霖雨,夜夢形至尊。
611
《賦望云寮》 宋·劉黻
家山一望三午里,華發雙親七十稀。
自許樸忠寬社稷,誰知甘旨悮庭闈。
菜根有味逢春雨,草色無邊傍日暉。
總總白云保處是,夜寒結夢但東歸。
612
《香潭八首》 宋·許月卿
殷勤教我琵琶篇,年友胸中炯炯然。
公瑾風流酹江月,孔明禮樂中興年。
君臣可謂逢千載,南北須教總一天。
水調歌中休惜別,月明千里共嬋娟。
613
《趙魏公竹枝歌》 明·張羽
趙魏公,宋王孫,風流白晳更能文。
丹青自比董北苑,書法兼工王右軍。
至元詔書征草澤,召見廷中推第一。
三府趨朝賀得人,萬乘臨軒賜顏色。
615
《庭下荔子熟》 宋·晁公溯
修枝密葉總扶疏,小摘登盤置坐隅。
翠蓋高垂張葆羽,赤繒全皺裹明珠。
不勞漢候十五里,可壓越人三百株。
欲與銓量立題品,豈惟當使橘為奴。
617
《沙頭點視城池》 宋·陳杰
酸風射眼舊沙頭,我亦從來兩鬢秋。
萬里客心驚塞雁,五更歸夢化江鷗。
山川信美坐成晚,風景不殊看總愁。
征筑百年無了日,老天亦自厭兵休。
618
《久旱得雨》 宋·陳普
同堂合席分汝爾,況乃貌然千萬里。
寸總不知從何來,一夜擁衾八九起。
井田未復思扣閽,忍見秋夏田無水。
甘霖才是渴者飲,何事驕陽驕不止。
* 關于總里的詩詞 描寫總里的詩詞 帶有總里的詩詞 包含總里的古詩詞(6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