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總名的詩詞(488首)

    241 《木蘭花慢 題倪都運南塘蓮社廬山社蘭亭會后》 元·胡祗*

    知前代尊俎風流,猶為人永永景慕。
    其于善行名言,豐功懋烈,誰得而廢之。
    去歲夏,仆忝與賓末,僅贅一闋,庶幾異日,得附南塘蓮社之故事云倚西風閑坐,談清影,玉亭亭。
    問幽苦芳心,何時解語,脈脈盈盈。

    242 《木蘭花慢 壽中齊三月廿七日》 元·程文海

    春光明媚日,萬紅紫,斗芳菲。
    算幾許韶華,脂消粉褪,蝶懶蜂稀。
    誰知半山解道,道綠陰、幽草勝花時。
    天與誕生元老,壽誕長占佳期。

    243 《洞仙歌 送張宗師捧香》 元·滕賓

    醉騎黃鵠,飛下紅云島。
    鐵笛吹寒洞天曉。
    被人間識破,惹起虛名,驚宇宙,一笑天高月小。
    仙槎人去后,殿上班頭,除卻洪崖總年少。

    244 《沁園春 贈混真子只訣》 元·王*

    道隱無名,包含萬象,總在身心。
    若一言勘破,本來面目,不生不滅,耀古騰今。
    返照回光,存神絕念,直下承當莫外尋。
    忠言守,這些兒妙處,至理玄深。

    245 《三十字母》 清·錢長澤

    布局先存根地,可關可拆最利,六三勝是九三投,鐵網七三非計。

    行子要得實地,垂蓮大角用意,神頭倚蓋扭雙飛,尖軋飛關審細。

    246 《漁父詞四首 以上四首見清河書畫舫卷十》 元·管道升

    遙想山堂數樹梅。
    凌寒玉蕊發南枝。
    山月照,曉風吹。
    只為清香苦欲歸。

    247 《廬山吟》 當代·李銳

    借得名山避世嘩,群賢畢至學仙家。
    出門總是逐風景,無日能忘餐晚霞。
    漫步隨吟今古句,高談且飲云霧茶。
    林中夜夜聞絲竹,彌撒堂尖北斗斜。

    248 《黃山雜詩》 清·孫洤

    名山刻畫總支離,萬態千容到始知。
    高以難窺終愛瘦,險多不測乃成奇。
    云隨變幻無常致,松不雷同總怪枝。
    若結茅庵青翠處,真修何必讓安期。

    249 《木蘭花慢 題毫州武津關》 元·張弘范

    憶譙都風物,飛一夢,過千年。
    羨百里溪程,兩行堤柳,數萬人煙。
    傷心舊家遺跡,謾斜陽、流水接長天。
    冷落故祠香火,白云淚眼潸然。

    250 《李侍郎修路》 宋·陳袖

    路余百里兩山間,水驛山程總不安。
    誰把千金平滑蹬,免教一葉委驚灘。
    行人感嘆何時已,賢守功名百世看。
    次第吾閩都似掌,卻嗤蜀道號泥盤。

    251 《上丞相壽》 宋·戴栩

    帝里熙熙笑語閑,新春勝事總相關。
    眼看長樂鴻名建,心愛淳熙盛象還。
    雪曉萬家沾廩玉,月宵九陌涌燈山。
    升平此德將誰報,一炷晨香斗柄間。

    252 《仙都山》 宋·丁宣

    世上洞天三十六,縉云第二十九區。
    古木參天架云屋,總真靈跡號仙都。
    獨峰壁立三千尺,凌空聳翠屹然孤。
    仰瞻絕頂煙嵐際,曾開菡萏名鼎湖。

    253 《浮碇岡》 宋·傅烈

    洪水未必能流山,別島安得居人間。
    扶桑夜半光吐焰,銅龍白晝飛塵寰。
    初聞其事驚且異,傳言豈或流千蠻。
    試將圖牒為考訂,山中記載皆班班。

    254 《題將樂院壁》 宋·金靖

    再到招提已六年,豀山云霧總依然。
    飄零莫笑渾無用,自謂功名可著鞭。

    255 《文相生日》 宋·金君卿

    羲御三星次,堯蓂九葉開。
    霄躔符有道,天驥下呈才。
    氣恩凌諸謝,淵源過二崔。
    光華逢日月,騰躍契云雷。

    256 《龍華山》 宋·懶漁

    梵王宮倚市廛開,波劫何曾斷俗埃。
    百萬源流歸海會,三千世界屬如來。
    老龍收雨藏香缽,野鶴聽經繞法臺。
    聞道題名還有塔,熙寧四老總多老。

    257 《賀蕭致政慶恩拜命》 宋·李庭

    玉立諸郎總席珍,名登天府早榮親。
    讀書聞道超千古,教子如君有幾人。
    行際風云攀郄桂,先沾雨露及莊椿。
    浮山名壽參天翠,長與藍袍色斗新。

    258 《釣臺》 宋·李誼

    姜居渭水為周相,嚴隱桐江不漢臣。
    試把二公較名節,誰知總是一絲綸。

    259 《題釣臺》 宋·李誼

    姜居渭水為周相,嚴隱桐江不漢臣。
    試把二公較名節,誰知總是一絲綸。

    260 《贈盡梅竹劉信可》 宋·李軏

    劉兄胸次參元化,不發為文發為畫。
    心工入妙手通神,聲名直與僧繇亞。
    月宮拔得玉兔毫,縛成篆筆铦如刀。
    紛然萬有類形役,竹梅兩品方清高。

    * 關于總名的詩詞 描寫總名的詩詞 帶有總名的詩詞 包含總名的古詩詞(4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