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怯上的詩詞(325首)

    121 《阮郎歸》 宋·曹勛

    誰將春信到長安。
    江南臘向殘。
    玉妃何事在人間。
    冰肌瑩素顏。
    新月上,怯輕寒。
    香心破紫檀。
    數枝斜傍小亭閑。
    黃昏人倚闌。

    122 《花舞》 宋·史浩

    奇花命以佳名,因其有香,尊之為客。
    欲知標格,請觀一字之褒;爰藉品題,遂作群英之冠。
    適當麗景,用集仙姿。
    玉質輕盈,共慶一時之會;金尊瀲滟,式均四坐之歡。

    123 《瑞鷓鴣》 宋·姚述堯

    半,桃杏皆飄零,惟此花獨芳,尤不可孤。
    因索再賦
    司花著意惜春光。
    桃杏飄零此獨芳。

    124 《朝中措》 宋·范成大

    天容云意寫秋光。
    木葉半青黃。
    珍重西風祛暑,輕衫早怯新涼。
    故人情分,留連病客,孤負清觴。
    陌上千愁易散,尊前一笑難忘。

    125 《木蘭花慢(暮春時在分寧)》 宋·王炎

    博山香霧冷,新雨過、怯單衣。
    正飛絮__,平蕪杳杳,家在天涯。
    春難住、人易老,又等閑過了踏青時。
    枝上紅稀綠暗,杜鵑剛向人啼。

    126 《六么令(用陸氏事,送玉山令陸德隆侍親東歸吳中)》 宋·辛棄疾

    酒群花隊,攀得短轅折。
    誰憐故山歸夢,千里莼羹滑。
    便整松江一棹,點檢能言鴨。
    故人歡接。

    127 《六么令(再用前韻)》 宋·辛棄疾

    倒冠一笑,華發玉簪折。
    陽關自來凄斷,卻怪歌聲滑。
    放浪兒童歸舍,莫惱比鄰鴨。
    水連山接。

    128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宋·辛棄疾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
    秋晚莼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送別抒懷壯志未酬

    129 《歸朝歡》 宋·辛棄疾

    愛。
    不數日,風雨摧敗殆盡。
    意有感,因效介庵體為賦,且以菖蒲綠名之。
    丙辰歲三月三日也

    130 《滿江紅·點火櫻桃》 宋·辛棄疾

    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春正好,見龍孫穿破,紫苔蒼壁。
    乳燕引雛飛力弱,流鶯喚友嬌聲怯。
    問春歸、不肯帶愁歸,腸千結。

    寫景傷春愛國思歸

    131 《滿江紅(憶別)》 宋·程垓

    門掩垂楊,寶香度、翠簾重疊。
    春寒在,羅衣初試,素肌猶怯。
    薄靄籠花天欲暮,小風送角聲初咽。
    但獨褰、幽幌悄無言,傷初別。

    132 《滿江紅(憶別)》 宋·程垓

    門掩垂楊,寶香度、翠簾重疊。
    春寒在,羅衣初試,素肌猶怯。
    薄靄籠花天欲暮,小風送角聲初咽。
    但獨褰、幽幌悄無言,傷初別。

    宋詞精選少女傷春

    133 《解連環》 宋·姜夔

    玉鞭重倚。
    卻沈吟未上,又索離思。
    為大喬、能撥春風,小喬妙移箏,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發梳洗。

    冬天兒童生活

    134 《驀山溪》 宋·方千里

    園林晴晝,花上黃峰尾。
    鶯語怯游人,又還傍、綠楊深避。
    曲池斜徑,草色碧于藍,欄倦倚。
    簾半起。

    135 《塞翁吟》 宋·方千里

    暮色催更鼓,庭戶月影朧_。
    記舊跡、玉樓東。
    看枕上芙蓉。
    云屏幾軸江南畫,香篆燼暖煙空。

    游子羈旅漂泊抒懷落寞

    136 《華胥引》 宋·方千里

    長亭無數,羈客將歸,故園換葉。
    乳鴨隨波,輕蘋滿渚時共唼。
    接眼春色何窮,更櫓聲伊軋。
    思憶前歡,未言心已愁怯。

    137 《謁金門(溫州鹿鳴宴)》 宋·吳泳

    金榜揭。
    都是鹿鳴仙客。
    手按玉笙寒尚怯。
    倚梅歌一闋。
    柳拂御街明月。
    鶯撲上林殘雪。
    前歲杏花元一色。
    馬蹄歸路滑。

    138 《鳳歸云》 宋·趙以夫

    正愁予,可堪去馬便騑騑。
    擬折一枝。
    堤上萬垂絲。
    離思無邊,離席易散,落日照清漪。

    139 《滿江紅(二園花卉僅有海棠未謝,五用韻)》 宋·吳潛

    問海棠花,誰留戀、未教飄墜。
    真個好,一般標格,聘梅雙李。
    怯冷擬將蘇幕護,怕驚莫把金鈴綴。
    望銅梁、玉壘正春深,花空美。

    140 《水調歌頭(丁亥重陽登益昌二郎廟樓)》 宋·李曾伯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吳頭。
    登臨聊復爾耳,佳節懶為酬。
    剛被西風斷送,又為黃花牽帥,草創作斯游。
    目力眇無際,更上一層樓。

    * 關于怯上的詩詞 描寫怯上的詩詞 帶有怯上的詩詞 包含怯上的古詩詞(3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