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性高的詩詞(791首)

    81 《入衡州》 唐·杜甫

    兵革自久遠,興衰看帝王。
    漢儀甚照耀,胡馬何猖狂。
    老將一失律,清邊生戰場。
    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湯。

    82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王契,字佐卿,京兆人)》 唐·杜甫

    往往雖相見,飄飄愧此身。
    不關輕紱冕,俱是避風塵。
    一別星橋夜,三移斗柄春。
    敗亡非赤壁,奔走為黃巾。

    憂國憂民

    83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唐·杜甫

    峽內多云雨,秋來尚郁蒸。
    遠山朝白帝,深水謁彝陵。
    遲暮嗟為客,西南喜得朋。
    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飛騰。

    84 《解悶十二首》 唐·杜甫

    草閣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飛初。
    山禽引子哺紅果,溪友得錢留白魚。
    商胡離別下揚州,憶上西陵故驛樓。
    為問淮南米貴賤,老夫乘興欲東流。

    85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唐·杜甫

    峽內多云雨,秋來尚郁蒸。
    遠山朝白帝,深水謁彝陵。
    遲暮嗟為客,西南喜得朋。
    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飛騰。

    86 《解悶十二首》 唐·杜甫

    草閣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飛初。
    山禽引子哺紅果,溪友得錢留白魚。
    商胡離別下揚州,憶上西陵故驛樓。
    為問淮南米貴賤,老夫乘興欲東流。

    87 《過曹鈞隱居》 唐·錢起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
    不居眾芳下,寧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節,攻文還守真。
    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
    濟濟振纓客,煙霄各致身。
    誰當舉玄晏,不使作良臣。

    88 《柏崖老人號無名先生男削發女黃冠自以云泉獨樂命予賦詩》 唐·錢起

    古也憂婚嫁,君能樂性腸。
    長男棲月宇,少女炫霓裳。
    問爾餐霞處,春山芝桂旁。
    鶴前飛九轉,壺里駐三光。

    89 《演興四首·訟木魅》 唐·元結

    登高峰兮俯幽谷,心悴悴兮念群木。
    見樗栲兮相陰覆,憐梫榕兮不豐茂;見榛梗之森梢,閔樅橎兮合蠹。
    槢橈橈兮未堅,椲桹桹兮可屈。

    90 《演興四首·訟木魅》 唐·元結

    登高峰兮俯幽谷,心悴悴兮念群木。
    見樗栲兮相陰覆,憐梫榕兮不豐茂;見榛梗之森梢,閔樅橎兮合蠹。
    槢橈橈兮未堅,椲桹桹兮可屈。

    91 《登白云亭》 唐·元結

    出門見南山,喜逐松徑行。
    窮高欲極遠,始到白云亭。
    長山繞井邑,登望宜新晴。
    州渚曲湘水,縈回隨郡城。

    92 《閑居作》 唐·皇甫冉

    多病辭官罷,閑居作賦成。
    圖書唯藥箓,飲食止藜羹。
    學謝淹中術,詩無鄴下名。
    不堪趨建禮,詎是厭承明。

    93 《閑居作》 唐·皇甫冉

    多病辭官罷,閑居作賦成。
    圖書唯藥箓,飲食止藜羹。
    學謝淹中術,詩無鄴下名。
    不堪趨建禮,詎是厭承明。

    94 《銓試后征山別業寄源侍御》 唐·殷寅

    別業在征山,登高望畿甸。
    嚴令天地肅,城闕如何見。
    藹藹王侯門,華軒日游衒.幸逢休明代,山虜尚交戰。
    投策去園林,率名皆拜選。

    95 《山行見鵲巢》 唐·蔣冽

    鵲巢性本高,更在西山木。
    朝下清泉戲,夜近明月宿。
    非直避網羅,兼能免傾覆。
    豈憂五陵子,挾彈來相逐。

    96 《贈薛戴》 唐·李端

    曉霧忽為霜,寒蟬還罷響。
    行人在長道,日暮多歸想。
    射策本何功,名登絳帳中。
    遂矜丘室重,不料阮途窮。

    97 《與蕭遠上人游少華山寄皇甫侍御》 唐·李端

    尋危兼采藥,渡水又登山。
    獨與高僧去,逍遙落日間。
    漸看閭里遠,自覺性情閑。
    回首知音在,因令悵望還。

    98 《寄廬山真上人》 唐·李端

    高僧無跡本難尋,更得禪行去轉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雙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靜猿聲證道心。
    更說謝公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

    99 《寄衛明府常見短靴褐裘,又務持誦是以有末句之贈》 唐·司空曙

    柴桑官舍近東林,兒稚初髫即道心。
    側寄繩床嫌憑幾,斜安苔幘懶穿簪。
    高僧靜望山僮逐,走吏喧來水鴨沈。
    翠竹黃花皆佛性,莫教塵境誤相侵。

    100 《七泉寺上方》 唐·王建

    長年好名山,本性今得從。
    回看塵跡遙,稍見麋鹿蹤。
    老僧云中居,石門青重重。
    陰泉養成龜,古壁飛卻龍。

    * 關于性高的詩詞 描寫性高的詩詞 帶有性高的詩詞 包含性高的古詩詞(79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