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性方的詩詞(719首)

    661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六月中夏,諸方放假。
    大仰大然,繩頭緊把。
    常住百無一有不能掛懷,只憂兄弟不會狗子無佛性話。
    常啼菩薩賣心肝,負前狼籍誰人買。

    662 《懷安養》 宋·釋文珦

    惟吾與西佛,天性本相關。
    怊悵迷方久,浮沉苦海間。
    三心終不退,上輩必容攀。
    慈念應尤切,提攜早共還。

    663 《白日苦短行》 宋·釋文珦

    白日常苦短,無方使遲延。
    始見出暘谷,忽已沈虞淵。
    迫促於生人,無一能永年。
    豐質成槁項,鬒發變華顛。

    664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665 《秘書山中草堂》 宋·釋文珦

    謝客開山興,深居寄草堂。
    曲闌憑野色,虛牖敞晴光。
    路轉青林合,泉流碧澗長。
    群巒分向背,平楚接微茫。

    666 《老人》 宋·釋文珦

    老人方外人,觀物又觀身。
    得性無今古,隨時亦故新。
    梅容微笑臘,柳意暗藏春。
    除是同懷者,知予此語真。

    667 《有適》 宋·釋文珦

    破屋無兄弟,拙者所棲息。
    衡門未嘗啟,聲利詎能迫。
    資身不求備,百事遂省力。
    糞埽皆可衣,草木皆可食。

    668 《還山》 宋·釋文珦

    吾性本閒曠,素不喜城郭。
    而況賓主間,禮數相束縛。
    悵望西南山,佳氣日參錯。
    逸興不可羈,飄飄出籠鶴。

    669 《竹邊》 宋·釋文珦

    野性何曾計此身,老來方覺負初心。
    故山無地堪栽竹,猶傍人家看竹林。

    670 《雪峰真黨內禪師贊》 宋·釋心月

    出嶺超方,九上三到。
    一槌便成,未是性燥。
    誦過水偈,聞色空義。
    攪炒肝腸,睡不成睡。

    671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三乘五性皆醒悟,方知自有珍珠庫。
    臨時分付與兒孫,不勞更倚他門戶。

    672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我性同共如來合,莫怪山僧情義薄。
    與君相見不相知,自脫方能解彼縛。

    673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執指為月枉施功,一處明時兩處通。
    月形兼指無交涉,十方剎海性含融。

    674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佛是西天之梵語,此土將覺義以同名。
    心邊不覺屬眾生,心轉覺時一切佛。
    佛開口處為言教,化導迷心轉覺心。
    眾生開口成寐語,沙魘群迷叫不醒。

    675 《靈濟橋語》 宋·釋印肅

    此渡若非橋,不放眾生過。
    過去現在佛,并西來達磨。
    皆是接群迷。
    直指人這個。

    676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677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678 《洪鐘歌》 宋·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

    679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發白而老,面黃仍病。
    窮地水火風之根,得見聞覺知之柄。
    一氣專柔,諸塵善應。
    魏自而良,橘陳而令。
    盡大地藥了調和之治方,滿虛空身識起來之緣性。

    680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云水性調,叢林氣高。
    肚皮束篾,版齒生毛。
    十方身虛空樣放,二升米拄杖頭挑。

    * 關于性方的詩詞 描寫性方的詩詞 帶有性方的詩詞 包含性方的古詩詞(7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