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性拙的詩詞(126首)
101
《清心鏡 嘆世》 元·馬鈺
嘆人人,忒拙計。
競蝸角虛名,蠅頭薄利。
才爭得、粟米頭高,早笑他低底。
廝是非,講閑氣。
豈悟修行,超凡出世。
了性命、些子功夫,占
102
《獨游》 宋·釋智圓
城市非無親,不見歲已深。
江湖非無友,經年無來音。
因知疏拙性,不合時人心。
清景將誰觀,荷策祇自尋。
103
《移石種竹橘》 宋·張镃
野性樂閒寂,況值秋氣清。
旋即東墻隈,削苔方甃平。
石立稍退步,薜荔纏珠纓。
橘香湖海趣,竹翠山林情。
104
《又寄徐徑畈吏部》 宋·劉黻
愧不柯山與執經。
曾將尺紙話飄萍。
六年憶別心如醉,一日相逢眼倍醒。
結友苦無鷗共志,癖書瘦得鶴同形。
自憐所性惟方拙,水潔山高即座銘。
106
《次韻答克修》 宋·鄧深
懶慢相成拙似初,親朋莫問近何如。
居然野性成孤鶴,聊爾塵編撲蠹魚。
才比劉墻猶自短,詩如陶粟了無儲。
驪珠相畀知君厚,燕石輕酬笑疏。
107
《送醫工郭耕道》 宋·方回
上古三皇軒農羲,天始有柱地有基。
腹虛與實療民饑,心塞與開植民彝。
保民性命專厥司,握生殺權名曰醫。
萬事萬物有偶奇,一陰一陽之所為。
110
《閒興》 宋·釋文珦
分得此生閒,於今老更頑。
心終如白水,身不離青山。
拙性從人誚,前詩或自刪。
衡門深草色,壞衲上苔斑。
雖有貧居樂,猶聞世道艱。
皇天如有意,會見古風還。
111
《地僻》 宋·釋文珦
地僻鄰居少,蕭條獨掩關。
還因萬事拙,分得一生閒。
野水皆歸壑,孤云不離山。
白鷗知我性,渾不怪疎頑。
112
《有適》 宋·釋文珦
破屋無兄弟,拙者所棲息。
衡門未嘗啟,聲利詎能迫。
資身不求備,百事遂省力。
糞埽皆可衣,草木皆可食。
113
《緣識》 宋·宋太宗
玄之玄又見真空,巧拙臨時要妙中。
大智仗藏知遠近,纖微盡達了然通。
周旋物性誰區別,坦蕩由來是且同。
境致三才隨有位,神光照室瑩西東。
114
《緣識》 宋·宋太宗
伏藏終不見,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懷古,周通隱圣機。
清天何物性,濁地故相依。
修煉真堪惜,疏慵有順違。
115
《緣識》 宋·宋太宗
利鈍猶根性,無緣枉用心。
邪求皆是相,正定理玄深。
巧拙高含識,輕浮力不任。
大乘通語默,稽古便知今。
116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伏藏終不見,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懷古,周通隱圣機。
清天何物性,濁地故相依。
修煉真堪惜,疏慵有順違。
11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利鈍猶根性,無緣枉用心。
邪求皆是相,正定理玄深。
巧拙高含識,輕浮力不任。
大乘通語默,稽古便知今。
11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清靜常清靜,緣來盡可行。
道高麋鹿性,庸識歲年輕。
日昃相依勢,花開觸處明。
是非論巧拙,達外福蒼生。
119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玄之玄又見真空,巧拙臨時要妙中。
大智伏藏知遠近,織微盡達了然通。
周旋物性誰區別,坦蕩由來是且同。
境致三才隨有位,神光照室瑩西東。
* 關于性拙的詩詞 描寫性拙的詩詞 帶有性拙的詩詞 包含性拙的古詩詞(1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