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性兒的詩詞(357首)

    121 《減字木蘭花(和魯如晦立春)》 宋·王之道

    彩幡金勝。
    一笑酬春聊適性。
    E66D女癡兒。
    半挽梅花半柳枝。
    追歡何計。
    幸對綠尊環早髻。
    欲舞還羞。
    美盼嬌回碧水秋。

    122 《臨江仙(和正卿弟生日詞三首)》 宋·程大昌

    遙認塤篪相應,為傳珠貫累累。
    紫荊同本但殊枝。
    直須投老日,常似有親時。
    子姓亦聞多慧性,貪書不是癡兒。
    朝家世世重詩書。
    一登龍虎榜,許并鳳凰池。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寫景羈旅思歸

    123 《醉鄉曲》 宋·沈瀛

    說與賢瞞,這軀殼、安能久仗憑。
    幸尊中有酒澆磊塊,先交神氣平。
    醉鄉道路無他徑。
    任陶陶、現出真如性。

    抒情

    124 《滿庭芳(丁未生朝和韻酬表弟武公望)》 宋·廖行之

    五甲科名,半生蹭蹬,胸中可謂忘奇。
    榮華外物,算豈是人為。
    自有吾身事業,最難得、□養親時。
    萱堂好,紫鸞重誥,壽與岳山齊。

    125 《亭前柳》 宋·石孝友

    有件伡遮,算好事、大家都知。
    被新家矍索后,沒別底,似別底也難為。
    識盡千千并萬萬,那得恁、海底猴兒。
    這百十錢,一個潑性命,不分付、待分付與誰。

    126 《惜奴嬌》 宋·史達祖

    香剝酥痕,自昨夜、春愁醒。
    高情寄、冰橋雪嶺。
    試約黃昏,便不誤、黃昏信。
    人靜。

    寒食節習俗

    127 《水調歌頭(十之八)》 宋·夏元鼎

    神氣精三藥,舉世沒人知。
    氣隨精化,鎮常神逐氣無歸。
    心地不明天巧。
    業識更纏地網,背卻上天梯。

    128 《二郎神(己未自壽)》 宋·吳潛

    古希近也,是六十五翁生日。
    恰就得端陽,艾人當戶,朱筆書符大吉。
    卦氣周來從新起,怕白發、蒼顏難必。
    隨見定性緣,餐饑眠困,喜無啾唧。

    129 《沁園春(天問)》 宋·陳人杰

    我夢登天,盡把不平,問之化工。
    似桂花開日,秋高露冷,梅花開日,歲老霜濃。
    如此清標,依然香性,長在凄涼索寞中。
    何為者,只紛紛桃李,占斷春風。

    130 《金縷曲(和潭東勸飲壽觴)》 宋·劉辰翁

    拍甕春醅動。
    洞庭霜、厭綠堆黃,林苞堪貢。
    況有老人潭邊菊,搖落賞心入夢。
    數百歲、半來許中俗語中半。

    131 《洞仙歌》 宋·李坦然

    趙家姊妹,合在昭陽殿。
    因甚人間有飛燕。
    見伊底,盡道獨步江南,便江北、也何曾慣見。
    惜伊情性好,不解嗔人,長帶桃花笑時臉。

    132 《鷓鴣天(贈歌妓)》 宋·趙福元

    裙曳湘波六幅縑。
    風流體段總無嫌。
    歌翻檀口朱櫻小,拍弄紅牙玉筍纖。
    腔子里,字兒添。
    嘲撩風月性多般。
    忔憎聲里金珠進,驚起梁塵落舞簾。

    133 《沁園春》 宋·劉氏

    我生不辰,逢此百罹,況乎亂離。
    奈惡因緣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為妾為妻。
    父母公姑,弟兄姊妹,流落不知東與西。
    心中事,把家書寫下,分付伊誰。

    134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135 《憫黎詠》 明·錢嶫

    葉落當歸根,云沉久必起。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
    誅求盡余粒,尚豢犢與豕。
    昨當租吏來,宰割充盤幾。

    敘事議論憂國憂民

    136 《王冕好學》 明·宋濂

    王冕者,諸暨人。
    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
    暮歸,忘其牛。
    或牽牛來責蹊田者。

    寫人讀書勵志

    137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138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139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40 《訓儉示康》 宋·司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
    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
    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家訓道理

    * 關于性兒的詩詞 描寫性兒的詩詞 帶有性兒的詩詞 包含性兒的古詩詞(3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