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憐君的詩詞(2120首)

    201 《一叢花》 宋·楊無咎

    娟娟□月可庭方。
    窗戶進新涼。
    美人為我歌新曲,翻聲調、韻超此字疑衍出宮商。
    犀箸細敲,花瓷清響,余韻繞紅梁。

    202 《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 宋·辛棄疾

    倚欄看碧成朱,等閑褪了香袍粉。
    上林高選,匆匆又換,紫云衣潤。
    幾許春風,朝薰暮染,為花忙損。
    笑舊家桃李,東涂西抹,有多少、凄涼恨。

    詠物寫花告誡同情

    203 《水調歌頭(席上為葉仲洽賦)》 宋·辛棄疾

    高馬勿捶面,千里事難量。
    長魚變化云雨,無使寸鱗傷。
    一壑一丘吾事,一斗一石皆醉,風月幾千場。
    須作猬毛磔,筆作劍鋒長。

    204 《行香子(探梅)》 宋·劉辰翁

    月露吾痕。
    雪得吾神。
    更荒寒、不傍人溫。
    山人去后,車馬來勤。

    205 《苦薩蠻(蠟梅)》 宋·李邦獻

    薰沉刻蠟工夫巧。
    蜜脾鎖碎金鐘小。
    別是一般香。
    解教人斷腸。
    冰霜相與瘦。
    清在江梅右。
    念我忍寒來。
    憐君特地開。

    206 《試院唱酬十一首 次前韻三首》 宋·蘇轍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
    粗詩怪我心猶壯,細字憐君眼未花。
    霜落初驚衾簟冷,酒酣猶喜笑言嘩。
    歸心知有三秋恨,莫學匆匆下坂車。

    207 《感事》 明·陳憲章

    平生交態如兄弟,此日悲歌聞路人。
    欲寄秋風兩行字,九原無雁獨憐君

    208 《詩九首托南劍劉教尋亦周墓焚之》 宋·趙文

    平生二老最憐君,今日相隨在九京。
    汝得從親吾孑立,不知誰死復誰生。

    209 《黃石還漁溪寄劉九四首》 宋·陳藻

    老去今秋跡轉孤,憐君幼女似童烏。
    窮通何事關渠甚,便問明朝有試無。

    210 《送嚴大南旋》 清·萬壽祺

    殘菊淮西路,西風淹問津。
    三年同夢客,千里送歸人。
    慚愧余知己,凄涼卜舊鄰。
    憐君天下士,今在五湖濱!

    211 《寄吳夢鶴》 宋·杜北山

    憐君如泛梗,漂泊竟何之。
    經歲無來信,還家是幾時。
    秋高鴻過少,地冷菊開遲。
    屢夕寒燈下,秋吟只自知。

    212 《寄吳夢鶴》 宋·杜汝能

    憐君如泛梗,漂泊竟何之。
    經歲無來信,還家是幾時。
    秋高鴻過少,地冷菊開遲。
    屢夕寒燈下,秋吟只自知。

    213 《送王德明樞密之代州》 宋·郭守文

    憐君千里別,新馬黑貂裘。
    白首辭鄉淚,黃云入塞愁。
    月明沙磧夜,霜落雁門秋。
    去去燕然上,功名會見收。

    214 《寄楊公閒修撰》 宋·郭知運

    秀翮翩翩五采鸞,乘云飛傍玉闌干。
    天開金馬文章署,詔選銀魚侍從官。
    念我羈棲三澨水,憐君出入五云端。
    從容退食鳴琴處,肯信風塵作吏難。

    215 《送陳堯叟赴廣西漕》 宋·宋湜

    憐君將命拜新恩,送別都門亦斷魂。
    雨歇佳林秋更暖,瘴連梅嶺日多昏。
    詔頒海徼征徭薄,兵罷蠻州市井繁。
    愧我不才居禁近,前春灑掃待回轅。

    216 《竹枝歌》 宋·孫嵩

    光浪砰雷蛇飲溪,陰崖天暗虎丘泥。
    萬里中原那有此,憐君更過鬼門西。

    217 《送水云歸吳》 宋·葉靜慧

    塞上砧聲響似雷,憐君騎馬望南回。
    今宵且向穹廬醉,后夜相思無此杯。

    218 《舒州寄王介甫》 宋·曾宰

    官居隱幾望灊山,不似茅檐舊日閑。
    顧我塵沙添白發,憐君道路失朱顏。
    江涵秋老鱸魚美,岸入春風荻筍斑。
    此味縱佳吾不樂,惟思一馬返鄉關。

    219 《有懷(二首)》 宋·周文

    卷簾何所思,獨立數歸鳥。
    不恨落日遲,惟憐君去早。

    220 《季冬溪閣別張幼于》 明·陳芹

    即見雕欄外,絲絲柳拂頭。
    水平桃葉渡,花礙木蘭舟。
    定擬尋春至,仍須下榻留。
    憐君去日,雪灑翠云裘。

    * 關于憐君的詩詞 描寫憐君的詩詞 帶有憐君的詩詞 包含憐君的古詩詞(21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