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怒目的詩詞(285首)
262
《悼竹》 明·李東陽
園南舊植千竿綠,高者如墻大如屋。
風狂雨急墻屋翻,干折叢低共傾覆。
忽驚舞罷鴻門會,怒斗紛紛碎蒼玉。
復似驪山墜石余,數百書生葬坑谷。
263
《畫鷹》 明·李東陽
卑枝詰屈高枝舉,小鷹低回大鷹怒。
殺氣森森動碧寥,千山落葉紛無數。
云霄意概風霜姿,傲睨六合無雄雌。
夢迷東海未歸路,興在秋原初下時。
吁嗟乎!巢有羽兮穴有肉,莫遣鹓鸞空側目。
264
《道中》 宋·艾性夫
覓宿村溪遠,逢人面目生。
習移多佩犢,氣怒斗呼鷹。
天闊秋陰重,風高夜柝驚。
遲明懷宿飽,股栗履春冰。
265
《猛虎行》 宋·陳杰
北平山頭羽穿石,將軍醉眼橫夜色。
高堂白晝坐眈眈,想見負嵎俱辟易。
銅環鎖深雙古槐,霍地嘯舞含風雷。
三生得非故人積,變化為我騰空來。
266
《權貴人》 宋·陳杰
權貴人,多怒嗔,頤批所向四海奔。
小忤其意中如焚,發上指冠兩目瞋,投袂而起劍及門。
當時使氣廉將軍,君視孰與秦王尊。
氣力到頭同一盡,牧兒持炬上丘墳。
267
《冬華一夜霜》 宋·陳普
天地生萬物,節度各有常。
毫發不可亂,奉時以行藏。
不惟寡悔吝,尤可免折傷。
倘不如所受,一一皆自伐。
268
《古田女》 宋·陳普
昔年過饒州,一事獨希差。
清川浴婦人,以書不以夜。
上流濯垢膩,下流汲歸舍。
供佛與事尊,共用如啗蔗。
269
《遡蛺詩》 宋·鄧深
臚言峽山天下奇,欲觀愁隔三千里。
常恐因循孤此興,非假夤緣那得至。
偶逢月湖起仕宦,正指夔門愁凋敝。
忻然謂我便登陸陟。
270
《月湖新得浮石巖》 宋·鄧深
月湖先生樂山水,搜奇曾不遠千里。
那知去郭三牛鳴,浮石巖中晦佳致。
神剜鬼劃有許工,工墜地出知幾世。
平時樵徑所不由,一旦屐齒胡為至。
271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274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春日晴,春雨足,玉龍怒噴泉懸崖瀑。
花簇簇,錦簇簇,滿山桃李嫌粗俗。
休捏目,直饒伊向聲色堆頭。
密透里重塵,坐臣此行,了無拘束。
砒霜未是毒。
275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宋·釋師范
這老禿,無面目。
不具些子慈悲,卻有十分惡毒。
喜亦不可近,怒尤不可觸。
我昔被渠禁害,逼得頑蛇生足。
以至今日燒一炷香謾禮三拜,要且笑不成笑哭不成哭。
此冤此恨若為伸,唵部臨唵齒臨。
276
《善禪人登徑山侍癡絕》 宋·釋心月
三年共住不相識,眉目橫分鼻修直。
狹路逢渠何所之,欲上凌霄峰頂立。
凌霄一峰插天高,余峰起伏皆兒曹。
我曾眺目察秋毫,三千剎海空勞勞。
278
《送倧禪者》 宋·釋重顯
涪江怒激鯨鰲宅,岌岌三山大傾側。
冥數俄然一箇來,步武群方作禪客。
振聲謂我分綱宗,今兮古兮何匆匆。
令吾強為抉辭句,句句字字凜凜生狂風。
279
《禪人求贊四首》 宋·釋宗杲
咄哉滅胡種,面目真可惡。
過橋便拆橋,得路便塞路。
雖欲強柔和,畢竟觸人怒。
萬事類如此,誰敢相親附。
乞兒囊本空,常夸敵因富。
聞說閻羅五,未免生怕怖。
休更放大言,嫌佛不肯做。
* 關于怒目的詩詞 描寫怒目的詩詞 帶有怒目的詩詞 包含怒目的古詩詞(2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