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屋交空結夏陰,征鞍亭午喜陰臨。披開草棘千重路,洗出冰壺一片心。祥老還尋江浙去,詩家誰作楚梁吟。須知珠玉元無蹤,不惜西風惠我音。
去國思舊游,尋山發幽眺。遙凌天門石,洸對臨海嶠。神關列雄鎮,粉堞抱遺廟。天水遠自空,云霞近爭耀。
寂寞婁東寺,經過歲暮時。后凋霜柏古,亂點石苔滋。方外尊吾友,龍門得老琦。十年今幾遇,早歲故相知。
騎馬出西郭,悠悠欲何之?獨上高寺去,一與白云期。虛檻晚瀟灑,前山碧參差。忽似青龍閣,同望玉峰時。
姑蘇道士天酒星,醉筆寫出雙龍形。墨跡從橫奪造化,蜿蜒滿壁令人驚。一龍翻身出云表,口吞八極滄溟小。手弄寶珠珠欲飛,握入掌中拳五爪。
云月娟娟淮海秋,隋家池上共浮游。可憐一段風流事,特欠支郎與子猷。
帝梧春早二鸞飛,羈羽孤翻得樹遲。今日并巢阿閣畔,依然同識舊棲枝。
諷書小史非新至,比舍名郎半昔游。君算青云多少地,三年來作北平侯。
下蔡行差近,金陵路更東。忉忉成念遠,咄咄但書空。恩厚容藏疾,時亨遂諱窮。祿慚千石守,老謝一錢翁。
昨歲東溪口,扁舟欲下江。伴愁燈映幔,欺睡月侵窗。漫寄書連紙,誰同酒一缸。何當見之子,聊使我心降。
燕庭冠佩拜爐香,丸劍紛紛想定場。江上烹魚猶得信,座中驚雁已離行。澆愁酩酊一樽酒,破睡咿啞兩櫓床。不特賦詩懷二仲,故呈凡韻惱支郎。
煌煌斗柄垂南北,浩浩斯人江漢堂。橫吹三川秋月遠,雅歌九姓暮天長。頗聞病後精神好,最是秋來飯食強。誰識得名因伯氏,飛鴻送盡更茫茫。
原隰蕭條草木衰,倚風渾類楚人悲。便成孤憤終何事,且寄遙懷對此時。千里暝陰云杳靄,一川寒影雁參差。登臨自不宜羈旅,更敢憑高剩作詩。
已是秋陰更夕曛,亂山高下起寒云。危樓愿見客何處,遠笛不知人厭聞。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葉紛紛。此愁萬斛誰量得,直為重拈庾信文。
才力雖難敵楚騷,賦詩常亦在秋多。自然野思元無限,不爾閑愁可奈何。要路故人皆廢忘,偏州佳客少經過。明時且為貪榮祿,豈學湘累便九歌。
巖谷雨余生晚煙,高城危閣坐蕭然。側身仕路本誰使,回首家山空自憐。遠信斷來從過雁,苦吟多后敵鳴蟬。郡齋有客唯莊叟,常與高譚內外篇。
早是蓬山預校讎,起居常赴殿東頭。鹓鸞擁陛聯簪笏,日月開天拜冕旒。一出光陰銷遠郡,兩形篇什詠清秋。有人更在楊莊上,文似相如肯見休。
一生名籍占風流,為識莊環可自由。幾杖未銷容早退,廟堂將近肯中休。有人把酒思高節,何處揮毫詠素秋。故國岷峨最佳絕,幾時歸伴赤松游。
瑣闈延閣腹心臣,籍甚聲華動縉紳。藥石言行天下雨,袴襦恩達國中春。召南去后余思在,綸氏歸來壯志新。莫為流年嗟白發,濟時須仗老成人。
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浩歌梁甫吟,憂來憑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