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忽逢的詩詞(1079首)
61
《寄莫道人》 宋·陳文孫
暫閑吏債訪仙居,云亦隨人為卷舒。
桑下忽逢三度宿,腹中如飽十年書。
哦詩對酒誰知我,食柏餐霞一任渠。
底事若難能障礙,不愁無地著吾廬。
62
《滄浪亭》 宋·胡珵
昔聞滄浪亭,未濯滄浪水。
先賢眇遺跡,壯觀一何侈。
飛橋跨木末,巨浸折胡壘。
糟床行萬甕,繚墻周數里。
63
《滄浪詠》 宋·胡理
昔聞滄浪亭,未濯滄浪水。
先賢渺遺跡,壯觀一何侈。
飛橋跨木末,巨浸折胡壘。
糟床行萬甕,繚墻周數里。
64
《化成巖》 宋·陸經
交臂尋幽歲已殘,瘦藤枯石重躋攀。
忽逢晴洞龍開室,冷瞰寒溪玉繞山。
猿鳥窺人知舊識,藤蘿引逕入無間。
游車自向紅塵去,日暮老僧催閉關。
66
《題惠山寺》 宋·湯仲友
梁溪停短棹,帶月步西關。
路盡忽逢寺,松多不見山。
巖腰云殿古,洞口石泉閑。
到此正吟苦,秋聲滿樹間。
67
《梅》 宋·張縯
向來懶不賦梅詩,禪榻忘機鬢已絲。
月戶忽逢雙玉立,春風又見一年期。
樓高縹緲明霜影,竹冷橫斜浸雪枝。
尚笑閒塵除未盡,暗香猶著夢魂知。
68
《清明感懷》 明·管訥
十年宦學楚江濱,老景垂垂上此身。
插柳忽逢三月節,看花又過二分春。
青山風雨多新鬼,白發江湖少故人。
東憶墓田千阜下,可堪回首一沾巾。
69
《垤鸛》 明·夢觀法師
垤鸛何翩翩,頗與鶴同類。
秦人羅致之,憐愛無不至。
固無警露姿,實有乘軒貴。
羽毛已鮮澤,習性亦驕恣。
71
《牛首山閱楞嚴夜坐》 明·殷邁
一軸《楞嚴》閱未終,四山風靜暮林空。
忽逢華屋身能入,自得神珠道不窮。
樹影欲迷云度處,經聲遙聽月明中。
共傳鹿鳥春深后,猶向煙蘿禮法融。
72
《感興》 明·殷邁
出自天臺路,紅英雜碧蘿。
忽逢綠發翁,問子將誰何?杖策人間世,索處恐蹉跎。
老翁笑而去,林空山鳥歌。
勸子且休矣,前途豺虎多。
74
《大秦寺》 宋·蘇軾
晃蕩平川盡,坡陀翠麓橫。
忽逢孤塔迥,獨向亂山明。
信足幽尋遠,臨風卻立驚。
原田浩如海,袞袞盡東傾。
75
《約公擇飲是日大風》 宋·蘇軾
先生生長匡廬山,山中讀書三十年。
舊聞飲水師顏淵,不知治劇乃所便。
偷兒夜探赤白丸,奮髯忽逢朱子元。
半年群盜誅七百,誰信家書藏九千。
77
《與胡祠部游法華山》 宋·蘇軾
波湖欲盡山為界,始見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虛堂瀉清快。
使君年老尚兒戲,綠棹紅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濺裙,余歡濯足波生隘。
78
《與胡祠部游法華山》 宋·蘇軾
陂湖欲盡山為界,始見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虛堂瀉清快。
使君年老尚兒戲,綠棹紅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濺裙,余歡濯足波生隘。
79
《送沈康知常州》 宋·王安石
作客蘭陵跡已陳,為傳謠俗記州民。
溝塍半廢田疇薄,廚傳相仍市井貧。
常恐勞人輕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輪。
殷懃話此還惆悵,最憶荊溪兩岸春。
* 關于忽逢的詩詞 描寫忽逢的詩詞 帶有忽逢的詩詞 包含忽逢的古詩詞(10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