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快行的詩詞(647首)

    221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222 《治安疏》 明·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
    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奏疏

    223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224 《同蔡君謨江鄰幾觀宋中道書畫》 宋·梅堯臣

    君謨善書能別書,宣獻家藏天下無。
    宣獻既歿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廚。
    鍾王真跡尚可睹,歐褚遺墨非因模。
    開元大歷名流夥,一一手澤存有余。

    225 《依韻和永叔見寄》 宋·梅堯臣

    春風約柳一片西,欲托鳥翼傳音稽。
    昨朝偶向東城去,草草又逢驄馬蹄。
    長髯御史威正峭,沙堤來坐氣吐霓。
    我乘小駟雖甚瘦,喜見驂馭猶解嘶。

    226 《諫迎佛骨表》 唐·韓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

    勸諫

    227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228 《九章之九 悲回風》 先秦·屈原

    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孰虛偽之可長?

    229 《喜晴》 宋·曾鞏

    天晴萬里無纖風,江平水面磨青銅。
    光華逸發萬物上,精氣夐與扶桑通。
    我行江漢道苦惡,十步九折遺西東。
    況遭積雨駕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

    230 《春游》 宋·王令

    春風誰相呼,鳥語到庭戶。
    罷書起何游,系馬城西樹。
    寧須客眾隨,聊與春相遇。
    高林美風竹,疏影有清覆。

    231 《滿庭芳 贈*公》 元·馬鈺

    蓬頭垢面,秘奧埋名。
    頤神養氣忘形。
    并沒纖塵掛染,意靜心明。
    逍遙自然快樂,握玄機、修進長生。

    232 《神光燦》 元·丘處機

    修真門戶,大道家風,長春境界無邊。
    秀氣盈盈,閑里別有壺天。
    天中自然快樂,運三光、日月周旋。
    忘伎巧,任淳風坦坦,圣道平平。

    233 《木蘭花慢 題闕》 元·白樸

    快人生行樂,卷江海、人瑤觴。
    對滿眼韶華,東城南陌,日日尋芳。
    吟鞭緩隨驕馬,?春風、指點杏花墻。
    時聽鸞啼宛轉,幾回蝶夢悠揚。

    234 《自尤》 宋·蘇洵

    五月之旦茲何辰,有女強死無由伸。
    嗟予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壽夭固無定,我豈以此輒怨人。
    當時此事最驚眾,行道聞者皆醉辛。

    235 《滾繡球·恨相見得遲》 元·王實甫

    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
    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
    馬兒遲遲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
    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釵。
    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
    此恨誰知!

    236 《和林擇這齊山韻》 宋·蔡幼學

    褰裳涉秋浦,散策上齊山。
    盼往謝塵囂,瞻新得層巒。
    萬象翕呈露,跬步不可間。
    下巧瞰坤軸,高奇仰天剜。

    237 《送洪旸巖赴班》 宋·崔與之

    法吏了繁劇,儒生擅文墨。
    世多兼兩長,遠到須器識。
    昔在晉魂公,曾此趨幕職。
    一逢龔莊敏,期以柱天極。

    238 《讀商君傳二首》 宋·陳耆卿

    計事應須遠作程,快心多釀后災成。
    遁來關下無人舍,正為商君法太行。

    239 《武夷九曲棹歌》 宋·留元剛

    七曲催船快上灘,好山留與漫郎看。
    經行雪瀑仙屏下,恍記齊云夜帳寒。

    240 《明月滿庭樹招馬道士》 宋·朱渙

    明月滿庭樹,與子步清影。
    參橫北斗低,共此良夜永。
    一從明月缺,子即與我別。
    兩漿泛西江,搖蕩萬頃雪。

    * 關于快行的詩詞 描寫快行的詩詞 帶有快行的詩詞 包含快行的古詩詞(6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