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憂道的詩詞(1554首)

    101 《次韻章禹直魏道輔贈答之詩》 宋·黃庭堅

    我老倦多故,心期馬少游。
    愿為春眠蠶,吐絲自綢繆。
    翩翩魏公子,閱世無全牛。
    吹噓鼓萬物,領袖傾九流。

    102 《薛樂道自南陽來入都留宿會飲作詩餞行》 宋·黃庭堅

    薛侯本貴胄,射策一矢中。
    金蘭托平生,瓜葛比諸從。
    數面尚成親,況乃居連棟。
    交游及父子,講學連伯仲。

    103 《朝雞王樂道》 宋·司馬光

    小雞距短雙翅垂,廣場勇門無所施。
    清曉長鳴獨先眾,朝者恃此能知時。
    星河滿天月光白,東望扶桑悄無色。
    一聲高興耳目醒,四遠群陰俱避易。

    104 《和吳仲庶寄吳瑛比部安道之子壯年致政歸隱蘄》 宋·司馬光

    負米承親愿已賒,恥隨雞鶩啄泥沙。
    一朝投紱真高士,萬卷藏書舊世家。
    齒發未衰非藥物,山林不返為云霞。
    龐眉尚有郎潛者,徇祿憂生直可嗟。

    105 《和不疑送虜使還道中聞鄰幾圣俞長逝作詩哭之》 宋·司馬光

    昨夕郵吏來,叩門致書函。
    呼奴取以入,就火開其緘。
    不疑賦長篇,發自燕這南。
    痛傷江與梅,繼踵良人殲。

    106 《知府孫學士見示和終南監宮太保道懷五首因以》 宋·范仲淹

    要路拋來自寡憂,高懷卷去白云收。
    玉緣秘實須藏密,蘭為奇香卻在幽。
    仙骨豈曾移靜節,帝心終是竭嘉猷。
    紅霞綠竹忘機地,未免天家下詔求。

    107 《曉發石門渡湍水道中》 元·元好問

    疏星淡秋明,陰霞絢朝映。
    積雨成坐愁,晨光動幽興。
    石門歸馭引,湍浦漁舠并。
    曠蕩萬景新,歸藏四山靜。

    108 《和中道雨中見寄》 宋·梅堯臣

    雨淫上復落,云暗不少開。
    泥將沒馬脛,思子日幾回。
    我既不可往,子亦不可來。
    屋漏又苦甚,巾舄生莓苔。
    安肯問農畝,唯憂無酒材。
    但能置醇酎,莫負吾樽罍。

    109 《早行道中相逢》 宋·梅堯臣

    黯黯雨云晦,駸駸車馬繁。
    唯憂不及見,及見反無言。

    110 《說之方憂韓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傳視送陳州》 宋·晁說之

    迷行常坎壈,守道自熙怡。
    伐蛟不恃力,刺虎寧用機。
    華屋非所尚,錨楹豈不宜。
    未覺復盂安,詎知累卵危。

    111 《贈洪道人圓定》 宋·劉克莊

    道人三昧力,手閱幾巖磚。
    既用功追琢,何憂質得堅。
    玉因石攻美,月以斧修圓。
    非遇良工剖,陶泓不受鐫。

    112 《還蕭幾道詩卷》 宋·王令

    武夷山骨插青冥,秀氣中蟠產俊英。
    高似君平于市隱,窮如東野以詩鳴。
    驊騮老騁青云足,綠綺純含太古聲。
    顧我自憂衰病久,為君雙眼暫時明。

    113 《贈黃任道》 宋·王令

    長河之流幾萬里,駭若瀉自天上來。
    奔湍沖山拔地走,直有到海無邪回。
    人之所觀乃流沬,猶以淚射憂天摧。
    想其根源發聲勢,如縱烈火燒千雷。

    114 《馮氏道中早行》 宋·文同

    畏暑事晨役,高原動征羈。
    遙遙歷廣博,浩浩長風吹。
    疏星才出沒,河漢西南垂。
    林端啟明上,飛光發丹曦。

    115 《忘憂堂》 宋·文同

    磴道循城近,垣墻占地幽。
    軒窗誰指畫,硯席我優游。
    不許簿書到,恐為圖史羞。
    此心元自適,何處欲忘憂。

    116 《次韻景純道中寄大成》 宋·陳與義

    聞道歌行伏李紳,古來賢守是詩人。
    久欽樂廣懷披霧,一見周瑜勝欽醇。
    海內期公黃合老,尊前容我白綸巾。
    佳篇咀嚼真堪飽,此日何憂甑有塵。

    117 《喜無憂求偈》 宋·白玉蟾

    禪不用參,道不用學,行住坐臥,是大圓覺。

    118 《次韻袁疇耕道見貽》 宋·晁補之

    閱世紛紛共旅亭,歸來眼為里人明。
    老夫未嘆嘗三已,吾子何憂取一名。
    仁義夙心成自誤,文章小道得高評。
    曲池遠市偏宜暑,攜卷同來看月生。

    119 《弋陽道中》 宋·晁補之

    千日千程不厭行,一丘一壑可鄰生。
    常憂束縛名韁死,聞健尋山卻稱情。

    120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將至桃園阻》 宋·蘇轍

    卷帆倚棹淺河津,憶泛長江步步新。
    未免生涯寄風浪,不堪舟楫委埃塵。
    往來欲就沙囊堰,深淺時看舉策頻。
    一望云霓百憂集,應思平地隱居人。

    * 關于憂道的詩詞 描寫憂道的詩詞 帶有憂道的詩詞 包含憂道的古詩詞(15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