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憂生感的詩詞(363首)

    101 《食橄欖有感》 宋·王之望

    余初食橄欖,眉蹙口欲吐。
    稍稍滋味之,久乃見媚撫。
    曲終喜奏雅,先病得后愈。
    功成老大時,亦足酬嘬咀。

    102 《感懷五首》 宋·趙蕃

    多病成早衰,憂苦相與并。
    嗜書不自知,欲視忘其盲。
    平生金石交,夜窗短燈檠。
    幽焰吐復滅,花寒終不榮。

    103 《夜坐讀書有感示兒曹》 宋·趙蕃

    昨夜秋風入短檠,試繙編簡似前生。
    不求甚解慕名語,足記姓名嗤老兵。
    但得作詩窮有味,曷憂從宦久無成。
    汝曹未可還翁學,當念無田事筆耕。

    104 《奉賡趙季茂雪中感興二首》 宋·岳珂

    湓城一夜雪,處處飯籮空。
    青序回規運,蒼生經屋窮。
    傷心慨疆事,抱膝愧田翁。
    別乘應同志,憂時正原豐。

    105 《和喜雨韻》 宋·王柏

    體天生物以為心,喜讀箕疇好雨星。
    我已不疑豐見斗,君今何慮井羸瓶。
    只緣報國推心赤,自是憂民感帝青。
    若旱作霖人喜久,雄風那數快哉亭。

    106 《早梅有感》 宋·王柏

    新陽來復未十日,窗外梅花已狼藉。
    晴光烘過冰雪融,微風不動暗香密。
    爭呼清樽相尉藉,無數落英墜巾帙。
    兒童但喜花開早,太早翻令我心栗。

    107 《感舊》 宋·方岳

    昔年訪月寒溪頭,霜高酒劣棱生裘。
    溪僧輟寢從吾幽,共移不系漁人舟。
    斷崖老木紛金虬,又如蘋藻涵清流。
    鶴骨浸煩風露憂,妙語滿地無人收。

    108 《雨中有感》 宋·方岳

    山蟄驚塵已發聲,移花移竹正忙生。
    相成老子一春事,只費天公幾日晴。
    何以消憂惟酒可,無能為役以詩鳴。
    身其隱矣名安用,寄語諸賢月旦評。

    109 《舟上感興》 宋·董嗣杲

    飯時發雷江,倏已泊東流。
    南北兩岸雪,蕩此無根舟。
    遠山失翠眉,近山生白頭。
    凍極方徯晴,云冱含雨羞。

    110 《橫浦有感》 宋·劉黻

    風雨憂時夢不成,忍針佞舌博功名。
    學如谷永生何辱,節若劉陶死亦榮。
    蒼蘚無心同客靜,寒梅有眼照人明。
    此邦風物多淳古,曾識濂溪與二程。

    111 《閑坐有感偶成古風簡劉會之高吉父康司理》 宋·杜范

    虞夏幾百載,繼以周禮樂。
    洋洋雅頌音,后亡前亦作。
    井疆貧富均,薄海詠康樂。
    姬公同圣賢,積累亦不薄。

    112 《感時一首再用前韻呈元詔久善文彧》 宋·郭印

    我傷天缺無人補,四海嬰兒失其母。
    北人躍馬渡黃河,請和使者空旁午。
    二君北去宗族從,國祚千鈞垂一縷。
    天心保趙有真孤,重云翳日今復吐。

    113 《子山弟因病有感喜成長句》 宋·錢時

    本支兄弟十一人,眼前僅有六人存。
    于中少者亦頭白,世事短長難具論。
    老兄年來苦多疾,安樂窩中且將息。
    肯復營營供物奴,頗聞吾弟今得力。

    114 《秋聲賦》 宋·歐陽修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
    其觸于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
    ”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辭賦精選古文觀止秋天悲秋

    115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116 《贈白馬王彪·并序》 魏晉·曹植

    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師、會節氣。
    到洛陽,任城王薨。
    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
    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意毒恨之。

    抒情長詩離別親情悼念

    117 《擬行路難十八首》 南北朝·鮑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

    感慨人生

    118 《長亭送別》 元·王實甫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婦女禮教愛情

    119 《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抒情向往歸隱田園

    120 《重贈盧諶》 魏晉·劉琨

    握中有懸璧,本自荊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典故抒懷抱負勸勉

    * 關于憂生感的詩詞 描寫憂生感的詩詞 帶有憂生感的詩詞 包含憂生感的古詩詞(36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