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忠心的詩詞(945首)

    741 《送張定叟尚書鎮襄陽》 宋·樓鑰

    公家忠獻公,勛名照穹壤。
    南軒傳圣學,后進斗山仰。
    尚書天分高,百間真朗朗。
    日坐四益堂,濡染助涵養。

    742 《周左司挽詞》 宋·樓鑰

    從政心無愧,敢言人所難。
    精忠憂世切,清節照人寒。
    交臂失持橐,乞身終考槃。
    老成今已矣,西望涕汍瀾。

    743 《餞李君亮著作守眉山分韻得翠字》 宋·樓鑰

    天下大峨山,雄秀盤厚地。
    山雖不在眉,所在擁空翠。
    矯矯三蘇公,挹此淑靈氣。
    文章垂日星,照映蓋一世。

    744 《送萬耕道帥瓊管》 宋·樓鑰

    黎山千仞摩蒼穹,顓顓獨在大海中。
    自從漢武置兩郡,黎人始與南州通。
    歷歷更革不勝計,唐設五筦如容邕。
    皇朝聲教久漸被,事體全有中華風。

    745 《錢殿撰挽詞》 宋·樓鑰

    雋譽蜚庠校,孤忠動冕旒。
    捄荒心欲折,憂國鬢先秋。
    惠滿長江水,風清八詠樓。
    禁途交一臂,人物等閑休。

    746 《沈憲敏公挽詞》 宋·樓鑰

    持論真遺直,操心本至公。
    贏貲寧市寵,平寇不言功。
    光祿文階峻,嘉興色養豐。
    誰能死生際,猶得教之忠。

    747 《和湯無邪》 宋·廖行之

    東風習習初春天,流澌凍解興魚潛。
    池波生綠紋漪漣,和氣已覺彌天淵。
    人間佳處不獨此,我有嘉客稱世賢。
    懷歸不肯依劉表,滿懷貯月清光皎。

    748 《賦壓波亭呈益陽趙宰》 宋·廖行之

    當涂自詭譙中龍,長驅遠斗矜余鋒。
    孫劉交合出奇計,一炬赤壁成三雄。
    荊州疇昔借資地,久假乃復相仇攻。
    是時熊湘介二國,北有蜀壘南吳牖。

    749 《為老人壽蘇鹽》 宋·廖行之

    司寇家聲遠,開元相業尊。
    亞燕推手筆,刺暴賦箎塤。
    無逸隋圖在,居延漢節存。
    二天公覆蓋,六印氣雄渾。

    750 《再酬湯無邪》 宋·廖行之

    少陵自嘆休問天,高歌杜曲希陶潛。
    兩翁潔身如清漣,流行坎止停則淵。
    不肯相邀事趣走,相望異世俱稱賢。
    又如雙鶴立表表,長庚共月相輝皎。

    751 《筆答》 宋·趙蕃

    拔毛知不免,受縛嘆何窮。
    屢沐雖蒙賜,披心每盡忠。
    憤然成臆對,老矣實頭童。
    醉素今安在,歸真托此公。

    752 《福國太夫人陳氏挽詩》 宋·葉適

    曾經天語贊華簪,應是忠多報獨深。
    寂寂孤鸞羞鑒影,輝輝雙鳳失梧陰。
    沖心自與家規競,空性都無世網侵。
    聞說埋銘親付祝,照碑斜日下寒林。

    753 《偉叔蔡兄來永嘉屢辱投贈於其歸也輒奉俚歌為》 宋·葉適

    慶歷故家忠惠后,性酷喜文疎嗜酒。
    飄風聚雨蛙蚓寂,草玄獻頌龍蛇走。
    古人道大何不容,回空賜殖同升堂。
    若遇韓門親指畫,豈有不在籍湜行。
    水心可憐地如掌,讀罷君詩一惆悵。
    文星今直正莆中,去覓掀天無底浪。

    754 《瑞粟歌》 宋·汪莘

    君不見濟陰九種禾,又不見河南六岐麥。
    何似新安海陽縣,瑞粟一枝超簡冊。
    嘉定四載六月中,采來穎自東極東。
    龍枝鳳冠云蕖叢,令人多力善走顏色紅。

    755 《偶成》 宋·曹彥約

    有心切勿去鉤玄,鉤得玄來在外邊。
    何似罷休依本分,孝慈忠信乃天然。

    756 《送以道赴漢東兵官因呈繡使吳勝這同年兼簡李》 宋·曹彥約

    久入功名會,新攜辟召書。
    忠勤曾策勵,奮迅此權輿。
    當路心知己,長城指望渠。
    只將真實地,持守足安居。

    757 《雪中同趙倉從之泛舟餞錢憲文季酒中劇談漢事》 宋·曹彥約

    冬序玄以冥,閉塞乃共職。
    巧作六花飛,與天為粉澤。
    初舞若狂然,既定稍真積。
    坐令宇宙間,萬象變顏色。

    758 《贈談命陳總屬》 宋·鄭清之

    彈鋏朱門歲月過,生涯安樂遍行窩。
    談天有口機關別,處世無心笑語多。
    自是君平忠孝在,其如曼倩滑稽何。
    一帆又作鴟夷去,遙想江湖聽踏歌。

    759 《小重山·養得兒男百不中》 宋·魏了翁

    養得兒男百不中。
    年年隨舉子,踏春風。
    壽觴庭院燕泥融。
    將雛處、長是半西東。
    移孝便為忠。
    兒行雖在遠,母心同。
    若將一念答天公。
    歸來拜,也勝橘雙紅。

    760 《前利路運判沖佑李君挽詩二首》 宋·魏了翁

    從橐心知舊,樞庭肺腑親。
    不從呼爾食,寧獨曳其輪。
    吳子杰魁士,黃公忠藎臣。
    所知非所厚,亦足驗為人。

    * 關于忠心的詩詞 描寫忠心的詩詞 帶有忠心的詩詞 包含忠心的古詩詞(9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