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忘憂的詩詞(933首)

    81 《庭前》 唐·陸龜蒙

    合歡能解恚,萱草信忘憂
    盡向庭前種,萋萋特地愁。

    82 《萱草》 唐·李咸用

    芳草比君子,詩人情有由。
    只應憐雅態,未必解忘憂
    積雨莎庭小,微風蘚砌幽。
    莫言開太晚,猶勝菊花秋。

    83 《答友人見寄酒》 唐·韓偓

    雖可忘憂矣,其如作病何。
    淋漓滿襟袖,更發楚狂歌。

    送別友人思念

    84 《出關言懷》 唐·黃滔

    又乞書題出,關西謁列侯。
    寄家僧許岳,釣浦雨移洲。
    賣馬登長陸,沾衣逐勝游。
    菜腸終日餒,霜鬢度年秋。
    詩苦無人愛,言公是世仇。
    卻憐庭際草,中有號忘憂

    85 《春日尊前示從事》 唐·李建勛

    州中案牘魚鱗密,界上軍書竹節稠。
    眼底好花渾似雪,甕頭春酒漫如油。
    東君不為留遲日,清鏡唯知促白頭。
    最覺此春無氣味,不如庭草解忘憂

    86 《訪徐長史留題水閣》 唐·李中

    君家池閣靜,一到且淹留。
    坐聽蒹葭雨,如看島嶼秋。
    杯盤深有興,吟笑迥忘憂
    更愛幽奇處,雙雙下野鷗。

    87 《所思》 唐·李中

    門掩殘花寂寂,簾垂斜月悠悠。
    縱有一庭萱草,何曾與我忘憂

    88 《江南春》 唐·李中

    千家事勝游,景物可忘憂
    水國樓臺晚,春郊煙雨收。
    鷓鴣啼竹樹,杜若媚汀洲。
    永巷歌聲遠,王孫會莫愁。

    89 《清溪逢張惟貞秀才》 唐·李中

    洞隱紅霞外,房開碧嶂根。
    昔年同煉句,幾夜共聽猿。
    考古書千卷,忘憂酒一樽。
    如今歸建業,雅道喜重論。

    思鄉

    90 《送荻栽與秀才朱觀》 唐·徐鉉

    羨子清吟處,茅齋面碧流。
    解憎蓮艷俗,唯欠荻花幽。
    鷺立低枝晚,風驚折葉秋。
    贈君須種取,不必樹忘憂

    春天哲理

    91 《送鐘德林郎中學士赴東府詩·得酒》 唐·徐鉉

    酌此杯中物,茱萸滿把秋。
    今朝將送別,他日是忘憂
    世亂方多事,年加易得愁。
    政成頻一醉,亦未減風流。

    92 《春夕寓興》 唐·劉兼

    忘憂何必在庭萱,是事悠悠竟可寬。
    酒病未能辭錦里,春狂又擬入桃源。
    風吹楊柳絲千縷,月照梨花雪萬團。
    閑泥金徽度芳夕,幽泉石上自潺湲。

    93 《答張烏程》 唐·皎然

    莫道謫官無主人,秣陵才令日相親。
    前溪更有忘憂處,荷葉田田間白蘋.

    94 《自遣》 唐·歸仁

    日日為詩苦,誰論春與秋。
    一聯如得意,萬事總忘憂
    雨墮花臨砌,風吹竹近樓。
    不吟頭也白,任白此生頭。

    95 《袁長官女詩(摘萱草吟)》 唐·佚名

    彼見是忘憂,此看同腐草。
    青山與白云,方展我懷抱。

    96 《讀襄陽耆舊傳,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 唐·陸龜蒙

    漢皋古來雄,山水天下秀。
    高當軫翼分,化作英髦囿。
    暴秦之前人,灰滅不可究。
    自從宋生賢,特立冠耆舊。

    97 《左傳引諺》 先秦·佚名

    心茍無瑕。
    何恤乎無家。
    輔車相倚。
    唇亡齒寒。

    古文觀止哲理故事

    98 《酒泉子(十之二)》 宋·潘閬

    長憶錢塘,臨水傍山三百寺。
    僧房攜杖遍曾游。
    閑話覺忘憂
    栴檀樓閣云霞畔。
    鐘梵清宵徹天漢。
    別來遙禮只焚香。
    便恐是西方。

    99 《玉蝴蝶(重陽·五之五·仙呂調)》 宋·柳永

    淡蕩素商行暮,遠空雨歇,平野煙收。
    滿目江山,堪助楚客冥搜。
    素光動、云濤漲晚,紫翠冷、霜巘橫秋。
    景清幽。

    100 《沁園春(廷評拜官)》 宋·韋驤

    林葉陰濃,海云峰聳,夏景漸分。
    稱畫堂開宴,雍雍笑語,高年耆德,初拜君恩。
    漢相家聲,一經傳訓,賞典今朝歸慶門。
    清和晝,見香飄百和,樂按長春。

    * 關于忘憂的詩詞 描寫忘憂的詩詞 帶有忘憂的詩詞 包含忘憂的古詩詞(9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