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忍流的詩詞(595首)
261
《游圣水興慈寺》 宋·蔡逸
二月春事半,縣花無數開。
江頭連騎行,江霧紹紅埃。
下馬坐清蔭,觀魚大江隈。
行行歷山寺,金碧森樓臺。
262
《武夷山》 宋·陳觀
郵亭立溪端,上有石鼓字。
回顧溪水中,石鼓安所置。
移舟激清流,前山郁蒼翠。
一曲遽停橈,尋真步幽邃。
263
《題蒼梧部》 宋·陳執中
莫訝南方景物疏,為君聊且話蒼梧。
地傾二面城池壯,江迸三流氣色麄。
山畜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為仙呼。
官廳傳自唐丞相,民頌思從漢大夫。
264
《和渙之深秋月夜書事》 宋·狄遵度
洞庭葉下涼颼颼,凍天頑白凝不流。
圓月擬缺不忍缺,輕露欲浮終未浮。
憶吹朱籟鳳軿上,更采紫芝云嶠陬。
玉樓天半幾千尺,珠樹玲瓏懸上頭。
267
《換崔舍人》 宋·耿秉
足躡修門甫十年,惟余篇翰富流傳。
橫經趣得陳編外,草制雄夸落筆先。
爭美冰銜塵不染,忍觀華□□隨遷。
忠輸丹扆箴猶在,一鑒云亡共黯然。
268
《寄劉延叟》 宋·郭贄
弱齡志登涉,壯即遠行游。
名山忍偏壓,書劍多遲留。
我思在錦水,木落巴山秋。
愿隨蛾眉月,影入平羌流。
孤冰何處鶴,清唳寒云愁。
賞心隔歡愛,悵望煙巒稠。
271
《別荊州諸友》 宋·呂皓
荊州三度別,此別尤酸冷。
兼葭逐岸靡,煙雨隔林回。
去棹行且留,離觴醉還醒。
緬懷荊州士,鵠立霜毛整。
272
《別荊州諸友》 宋·呂殊
荊州三度別,此別猶酸冷。
蒹葭逐岸靡,煙雨隔林迥。
去棹行且留,離觴醉還醒。
緬懷荊州士,秸立霜毛整。
274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宋·釋師范
一葉落,天下秋。
一塵起,大地收。
新羅打鐵火星飛,燒著廬山羅漢院裹王和尚腳指頭。
磧境廟大五忍痛不禁,直得通身汗流,起來道恩大難酬。
笑倒溈山水牯牛。
277
《寄五峰諫長老》 宋·唐詢
禪客居山患不深,五峰幽絕杳難尋。
門前流水朝還暮,堂下閑云古復今。
月色有時依宴坐,秋聲隨處伴謳吟。
期師便作終焉計,忍負平生物外心。
278
《答盈盈》 未知·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忪,花圍春入屠酥濃。
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六,眉試青膏鬢垂綠。
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 關于忍流的詩詞 描寫忍流的詩詞 帶有忍流的詩詞 包含忍流的古詩詞(5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