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忍口的詩詞(271首)

    201 《送霍子侔還都》 宋·李廌

    真人造區夏,民瘼傒以蘇。
    戎衣振不格,力舉覆地盂。
    桓桓神武威,自信人未孚。
    當年群嘯聚,劍立猶稱孤。

    202 《道游武夷遇雨既渡復回明日竟敢游九曲而行因》 宋·李彌遜

    渡口回舟未忍移,凈坊聽雨坐題詩。
    馀齡倘有尋真路,試與披云問鳳兒。

    203 《邵文伯得玉蘭於昭亭持以見遺因求詩為作長句》 宋·李彌遜

    羲和呼龍曉耕煙,斗挹沆瀣膏瓊田。
    青女剪刻了不睡,瑤草競秀爭春妍。
    凝冰作膚露作胸,蕙花蘭干香蘅荃。
    仙人掌中太華小,上有玉井開叢蓮。

    204 《子安提舉二首》 宋·鄧肅

    南奔千里已途窮,更向長江避賊鋒。
    十口未容謀去住,片帆那暇擇西東。
    乞錢不忍從司業,食粥新來似魯公。
    賴有詩情摧不老,時將新句吐長虹。

    205 《哭元帥宗公澤》 宋·吳芾

    嗚呼哀哉元帥公,百世一人不易逢。
    堂堂天下想風采,心如鐵石氣如虹。
    正色立朝不顧死,半生常在謫籍中。
    真金百鏈愈不變,流水萬折歸必東。

    206 《邊州警報》 宋·李石

    翠圍矗直亂山稠,蜑雨蠻煙凍不收。
    赤白囊來逢此歲,青黃谷熟又深秋。
    一官忍恥隨人后,數口全生敢自謀。
    蟻虱有心空地上,蒼生難答兩宮憂。

    207 《次張益州芝草十二韻》 宋·李石

    紹興己卯武成廟,廟殿之棟三秀芝。
    學官奔走暨多士,日繞百匝不暫離。
    欲奏九重望恩幸,寒餓水火如切肌。
    先期到堂白宰相,宰相曰可甚易為。

    208 《放魚》 宋·李石

    三的計日作放生,薄俸時分及魚鳥。
    別來湖山幽絕處,下者遨游上輕矯。
    西歸短棹送春波,忍見長魚困鶯繞。
    修鱗戢錦紛半破,健尾舒紅時一掉。

    209 《石經堂》 宋·李石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

    210 《蝦蟆碚》 宋·李石

    水晶宮中玉蝦蟆,多年棲息嫦娥家。
    忍饑不及一夜啗明月,天帝怒爾謫下三峽腳手猶爬沙。
    婪酣大肚飽清氣,但見瓊流珠液百尺垂唅呀。
    峽人只作泉水看,不知元和漱咽猶是月之華。

    211 《感情效淵明體》 宋·姜特立

    人生百年中,長為子孫憂。
    人生百年后,死生兩悠悠。
    流傳至曾玄,恩家竟何許。
    孤墳千萬禩,莫適誰為主。

    212 《送制帥林和叔歸》 宋·樓鑰

    使君一何清,鶴骨天與瘦。
    少年場屋聲,六藝飽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茍。
    立朝凜大節,論事幾及霤。

    213 《放歌行》 宋·汪莘

    口中吐佛子,腰間出神仙。
    眉心紅日大如錢,腦宮誦經聲泠然。
    瞿曇黃老去我久,可使舉世終無傳。
    天亦若忌我,我自夢裹知其天。

    214 《水天月歌》 宋·汪莘

    朝立寒溪東,暮立寒溪西。
    一到神頓領,熟視眼更迷。
    水光不見水,但見青天無表裹。
    天光不見天,但見一片清煙涵無邊。

    215 《送程叔運高不妄西歸》 宋·魏了翁

    平生為人謀,必以下學進。
    必以直道行,聞者或相靳。
    子以正教我,而子坐排擯。
    跕鳶伴羈酸,再見渠陽閏。

    216 《放魚歌》 宋·徐照

    笭箵下北灣,罣{上四下鹿}上西浦,漁師惡取真少恩,游鱗潛身更何所。
    未死神已泣,口沫自吹吐。
    樸失滄波俄頃間,斫雪飛花落盤俎。
    山翁忍見不惜青銅錢,盡買鰣鰅魴鯽鱮。

    217 《送安少愚下第東歸》 宋·程公許

    去年游凌云,傳觀一篇書。
    問客誰所作,作者安少愚。
    少愚賓城人,萬里走東吳。
    憫俗日搶攘,正途欲芒蕪。

    218 《岷峨嘆》 宋·程公許

    出門厭氛囂,歸臥集萬感。
    憑高一以眺,忽覺岷峨慘。
    岷發報山色千古同,非煙非霧愁瀋濛。
    杜陵昔歡珠玉走,彼猶有幸天府供。

    219 《送別制置董侍郎東歸》 宋·程公許

    荷囊曉趁紫宸朝,玉立堂堂侍冕旒。
    帝為蠶叢精擇帥,詔頌虎節往分憂。
    旌幢云合三千乘,錦繡春濃六十州。
    儀鳳雅應為國瑞,烹鮮何忍與民仇。

    220 《代壽李參預雁湖先生五十韻》 宋·程公許

    仙李蟬嫣系緒長,彤巖譜牒自曹王。
    滔滔江漢流波漫,濯濯芝蘭奕葉芳。
    陵井已偕儒術顯,異巖尤擅史才良。
    榆枌倍借鈞重,閥閱高騰萬丈光。

    * 關于忍口的詩詞 描寫忍口的詩詞 帶有忍口的詩詞 包含忍口的古詩詞(2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