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憶遍的詩詞(257首)

    41 《十二時/憶少年》 宋·無名氏

    千年運,五葉升平。
    法扆坐中盈。
    天高日潤,雷動風行。
    三萬里聲明。

    42 《十二時/憶少年》 宋·無名氏

    炎圖景運正延鴻。
    文思坐深宮。
    慈寧大養,樂事時奏宸聰。
    皇齡永,恩霈下,遍寰中。

    43 《十二時/憶少年》 宋·無名氏

    戈綈革舃最仁賢。
    儉德自躬全。
    憂勤庶政,三十馀年。
    金風肅,秋漸老,攝調。

    44 《鳳凰臺憶吹簫/鳳凰臺上憶吹簫》 宋·無名氏

    紅蓓珠圓,素蕤玉凈,南荒已報春還。
    便迤邐,云開五嶺,雪霽群蠻。
    喜見東君信息,應不管、潘鬢新班。
    憑誰寄,心縈秋水,目斷春山。

    45 《遍地花》 宋·無名氏

    元是竹林舊伴侶。
    去人日、偶相遇。
    笑盧同、狂怪嘗茶,問子建、詩成幾步。
    憶去年、乞巧同歡,把琴弦、細細與說。
    傷你愛四勾三,生下五男二女。

    46 《憶昔二首》 宋·劉克莊

    猶記顓蒙昔未開,自鞭寧待父師哉。
    殘編常到雞聲徹,警枕頻驚蝶夢回。
    且可遍參學童子,未應一跳至如來。
    叢林個個談宗旨,誰是禪家大辯才。

    47 《對月憶滿子權》 宋·王令

    長風掠海來,吹月散百鏈。
    青天豁四碧,云靄不容緣。
    窗軒颯先秋,露氣入簟扇。
    寬庭生夜涼,蚊口不得擅。

    48 《雨后看山因憶黃世南先生詩以相招》 宋·文同

    新霜夜落群梢鳴,群風刮天為早晴。
    南山向曉盡張列,頹嶺斷壑當空橫。
    開軒一見喜無量,走上高閣臨飛甍。
    層欄倚遍不能下,狀貌秀活圍雙睛。

    49 《又和憶可庵》 宋·洪咨夔

    耐翁流慶遍仍來,隨處蒸嘗薦筍苔。
    但認白云飛一點,便勝黃犢牛走千回。
    屋山早露柤梨熟,墓道秋風菊桂開。
    父子相從歸展省,豈無野水為添杯。

    50 《春晚憶故人》 宋·白玉蟾

    車痕馬跡遍江湖,且捲琴書又草廬。
    芳草兩堤三月暮,故人千晨一書無。

    51 《教授以憶梅韻賦雪詩蕃同之五首》 宋·趙蕃

    平地疑無地,知時復過時。
    梅花遍南嶠,雪嶺亙西陲。
    兔狡猶迷窟,禽逼詎立枝。
    摧頹如我者,蕭瑟欲胡為。

    52 《羅仙宮道士留午飯后遍覽山中佳景三十六峰羅》 宋·程公許

    老樹萬安驛,古井羅真山。
    玉虬五云車,仙翁此往還。
    云縱久不刓,泛景疑可攀。
    憶昔摛藻頻,題詩揭松關。

    53 《憶昔二首》 宋·岳珂

    憶昔紹興際,垂髫游上都。
    舜廊時訪道,禹殿日陳謨。
    士肄幾三代,兒嬉遍九衢。
    {搜去扌加言}聞仍有幸,猶及拜先儒。

    54 《漁家傲·遍閱芳園閑半晝》 宋·吳潛

    遍閱芳園閑半晝。
    殘花尚有榴裙皺。
    倦鳥投林云返岫。
    人影瘦。
    可憐身世為他囿。
    燕子飛來還憶舊。
    回頭又是梅黃候。
    且盡一杯昌歜酒。
    凝睇久。
    晚風細雨沾衫袖。

    55 《憶舊游 追和魏彥文清明韻》 元·邵亨貞

    記烏衣巷口,灞水橋邊,問柳尋花。
    竟日追游處,盡揮鞭繡陌,弭*晴沙。
    酒闌美人歸去,香擁碧油車。
    自彩筆題情,金燈款醉,幾度年華。

    56 《姚源憶故人 赴黃?醮贈道眾》 元·馬鈺

    尋神救苦酬予愿。
    海角天涯心遍。
    暗誘人離火院。
    物外真修煉。
    尋思地獄心寒顫。
    救拔亡靈經念。
    枷鎖自然脫免。
    總赴蓬萊宴。

    57 《憶西湖》 宋·釋行海

    水北云南最好春,柳橋花架污芳塵。
    如今老大情遍懶,分付江山與后人。

    58 《懷仙引》 唐·盧照鄰

    若有人兮山之曲,駕青虬兮乘白鹿,往從之游愿心足。
    披澗戶,訪巖軒,石瀨潺湲橫石徑,松蘿冪zx掩松門。
    下空濛而無鳥,上巉巖而有猿。
    懷飛閣,度飛梁。

    59 《九日懷封元寂》 唐·王勃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
    蘭氣添新酌,花香染別衣。
    九秋良會少,千里故人稀。
    今日龍山外,當憶雁書歸。

    60 《扈從出長安應制》 唐·杜審言

    分野都畿列,時乘六御均。
    京師舊西幸,洛道此東巡。
    文物驅三統,聲名走百神。
    龍旗縈漏夕,鳳輦拂鉤陳。

    * 關于憶遍的詩詞 描寫憶遍的詩詞 帶有憶遍的詩詞 包含憶遍的古詩詞(2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