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憶秋風的詩詞(1220首)

    481 《寄劉八》 宋·陳藻

    六度封書向小孤,一度逢人寄書無。
    劉郎嗔我無短吟,素書百紙難論心。
    我愛劉郎可無詩,劉郎愛客還笞兒。
    我為父執倍其年,見我呼兄挾渠賢。

    482 《送襄陽馮主簿》 宋·項安世

    老子當年起垅間,豈知零落向華顛。
    秋風喚起神洲夢,猶憶平生戴與田。

    483 《田間觀雨憶葉正則舊話》 宋·項安世

    風中晚稻離離長,雨后高田聒聒流。
    此樂世間誰共賞,淮西使者正防秋。

    484 《讀伯仁詩卷》 宋·裘萬頃

    憶昔從君漁釣時,小舟行遍楚江湄。
    僧房夜月琴三疊,客舍秋風酒一卮。
    別后相思梅折盡,書成欲寄雁來遲。
    蛩聲驚覺寒窗夢,自起挑燈讀舊詩。

    485 《枯樹》 宋·林景熙

    凋悴緣何事,青青憶舊叢。
    有枝撐夜月,無葉起秋風。
    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鳥空。
    倘留心不死,噓拂待春工。

    486 《劉龍洲墓》 宋·林景熙

    一捧寂寞幾秋風,云斷洲空憶老龍。
    湖海劉郎詩骨冷,乾淳余響寄孤松。

    487 《城山松隱巖》 宋·陳宓

    谷城巖穴似飛來,十里湖光鏡面開。
    夜雨松窗僧榻靜,秋風柳岸釣船回。
    尋幽便扣生云洞,乘興還登呼月臺。
    每對西湖吟詠處,令人偏憶故山梅。

    488 《風雨漲檐溜憶東平以疾不往》 宋·陳宓

    不到東平夏又秋,閑居身尚不吾由。
    可憐巖上千尋瀑,不似檐前一派流。

    489 《西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明的七袠開,頭白焉用悲。
    佚樂或早死,老窮君勿嗤。
    幼小入學堂,憶我十歲時。
    堂宇化為灰,無復同學兒。

    490 《忠州懷古》 宋·郭印

    連日追游笑語同,一樽能遣百愁空。
    唐賢閣上秋風冷,巴子臺邊夕照紅。
    木落荒坡思白傅,草深頹墓憶宣公。
    只憐地狹難成市,依舊沙頭作小叢。

    491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秋風凋敗葉,游子未歸家。
    直饒歸得后,無處立生涯。
    白蘋紅蓼對蘆花,令人長憶老玄沙。

    492 《送用上人》 宋·釋行海

    秋風吹客客凄涼,君欲還鄉我憶鄉。
    山好真登秦望處,石橋偏拾禹余糧。

    493 《秋日送僧》 宋·釋重顯

    邊雁影邪,寒蟬聲速。
    乘時毳流,遠別巖谷。
    林驚一葉兮微風觸袖,水肅百川兮片月在目。
    因憶象骨老師曾送人,行行不謂抽金鏃。

    494 《秋日東風》 宋·舒岳祥

    舊雨黃魚簄,新霜紫蟹{上竹下脯}。
    吾生了朝夕,何事憶江湖。

    495 《憶篆畦》 宋·舒岳祥

    流水人千里,清風酒一尊。
    烏頭何日白,鶴發幾人存。
    石樹根基壯,秋蟲羽股繁。
    殷勤問來使,元亮欲歸園。

    496 《舊內臣家老馬》 宋·宋無

    罷直奚官雪滿腮,少年曾扈上之回。
    金砧豐削蹄多裂,玉秣辛酸齒半摧。
    苜蓿地間春早遍,葡萄宮廢野花開。
    病嘶破櫪秋風夜,獨憶先朝較獵來。

    497 《杜公部祠》 宋·宋無

    老病思明王,乾坤入苦吟。
    秋風茅屋名,春日杜鵑心。
    詩史孤忠在,文屋萬古沉。
    只應憶李白,到海去相尋。

    498 《送李茂修還山省母》 明·程嘉燧

    男兒遠圖幾年志未得,引領彎弧向屬國。
    秋風辭家今始歸,顏狀慘淡氣抑塞。
    憶昨薦士尚書郎,知爾善射聞四方。
    中丞側耳識名字,轅門長揖生輝光。

    499 《送王和仲歸吳門》 明·王稚登

    三載都門客,秋風憶故山。
    楚云裝共薄,燕草鬢同斑。
    歌逐無魚斷,身隨一雁還。
    祇應留滯者,別淚易潺湲。

    500 《思歸寄皇甫司勛》 明·王稚登

    射策上書俱不遇,秋風夜夜夢歸吳。
    花憐觀里無多樹,柳憶門前第幾株。
    趙女怨為廝養婦,魯生羞傍叔孫儒。
    惟君青眼能如舊,不笑終軍手里繻。

    * 關于憶秋風的詩詞 描寫憶秋風的詩詞 帶有憶秋風的詩詞 包含憶秋風的古詩詞(12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