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心洞的詩詞(1356首)

    261 《六月初八日過龍洞納涼樹陰下酌泉待月而行》 宋·張嵲

    絕壁不帶土,一日千仞青。
    何年架危閣,窱窕陵青冥。
    仰觀眾樹姿,俯聽大壑聲。
    山空響互答,隱轔心所驚。

    262 《泛洞庭》 宋·趙汝鐩

    解維武陵岸,江肥雨新止。
    兼程趨洞庭,勢疾建瓴比。
    銀光吞上下,莫辨天與水。
    我乃航其間,滉瀁藉一葦。

    263 《題趙尉洞源泉》 宋·許月卿

    歸去來詞書印歷,高風千載汝南評。
    松間風影有地籟,林下炎天無水聲。
    行客詩魂同石瘦,主人心事共泉清。
    明朝遮日長安去,君亦曹裝趣上京。

    264 《陶山十詠和鄧牧心·附子岡》 宋·林景熙

    洞霞疑接臺峰近,石機空歌蜀道難。
    一種靈苗人不識,半山霜夜南痕乾。

    265 《春日陪諸公往戴山眺集暮入北麓得石床巖洞諸》 明·張羽

    張宴凌崇顛,返策憩澗陰。
    南岑夙厭歷,北麓今始臨。
    危磴絕來術,崩壑瞰空潭。
    幽竇抱虛白,哀牝遞清音。

    266 《洞泉觀楊梅屋寮》 宋·艾性夫

    孤嶼如螺出水心,松蒼竹翠結寒陰。
    不因鐘磬穿云響,誰信神仙入洞深。
    早日羽衣人盡老,春風搖草路重尋。
    徑須著我梅邊屋,聽講南華弄玉琴。

    267 《金光洞》 宋·陳巖

    神剜鬼劃劇幽深,門外藤蘿淺結陰。
    洞里金仙十年坐,湛然認得本來心。

    268 《鷲峰丁東洞》 宋·錢時

    一滴寒泉萬古心,幽幽巖下弄清音。
    何如喚起蛟龍蟄,散作蒼生萬國霖。

    269 《送覺兄歸洞庭》 宋·釋如凈

    覺盡還源見本心,洞庭無蓋碧沈沈。
    衲僧不作這伎倆,浪急風高意轉深。

    270 《洞微翁挽章》 宋·釋行海

    凄涼木末搴芙蓉,萬里鷹揚路忽窮。
    箭到紅心翻墮地,花成綠子又隨風。
    可憐玉兔沉滄海,卻放寒烏占碧桐。
    萬事看來都是夢,山林猶憶舊英雄。

    271 《贈醫博士范心齋》 宋·舒岳祥

    疾病之所生,風寒燥濕毒。
    浸淫侵臓腑,脈絡起絲粟。
    有藥所不攻,鍼砭功始錄。
    有如龍潛見,巖穴通隱伏。

    272 《西洞宿云》 宋·舒岳祥

    悠然岸幘看云歸,出處無心也太奇。
    未是為霖蘇旱日,出山不似宿巖時。

    273 《邵公濟求泰定山房十詩·采薇洞》 宋·蘇籀

    以心為形役,徇人失天真。
    蕨薇與杞荑,求仁始得仁。

    274 《玉虛洞》 宋·孫應時

    駕言玉虛游,奇絕慰心賞。
    馀雪明層陰,初旭上清朗。
    寒溪玻璃色,遠壑風雨響。
    刺船度石瀨,散策步林莽。

    275 《洞庭題詠十一首·橘圃》 宋·王阮

    外貌千層綠,中心一暈紅。
    封侯吾不愿,顏羨木奴豐。

    276 《洞庭題詠十一首·太湖》 宋·王阮

    微生已覺漸休閑,老矣何心世路間。
    盡把蟲魚束高閣,且拿雙槳泛湖山。

    277 《谹父得洞庭柑分送往往難遇賞者因成小詩》 宋·王洋

    綠玉波心聳絳臺,丹霞道士日傳胎。
    仙人不惜黃金貴,海蜃遙驚對使來。
    玉食光輝天著力,主家春色雪融腮。
    手中三日香猶在,不是吳姬乞打回。

    278 《重游雁山分得六題·天聰洞》 宋·薛嵎

    天聽本非耳,形容獨費吟。
    豈伊空鑿團,能探杳冥心。
    混沌開中竅,空虛納眾音。
    下臨千仞險,當暑骨毛森。

    279 《丁未游碧落洞庚申舟行欲再游不果》 宋·曾豐

    奇觀曾邀我命車,回車人間景何如。
    山經盤古穿窬后,水據玄冥漏泄初。
    勝跡遺留名利輩,塵心昭雪市朝余。
    重來云霧不容入,魚烏相嗔太闊疏。

    280 《游三乳洞》 宋·曾豐

    海上有三山,嶺南有一洞。
    洞中天下奇,少有相伯仲。
    探原冥莫涯,窺底窈無縫。
    流泉沆瀣融,滴乳氤氳凍。

    * 關于心洞的詩詞 描寫心洞的詩詞 帶有心洞的詩詞 包含心洞的古詩詞(13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