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德類的詩詞(249首)

    121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122 《明堂侍祠十絕》 未知·王庭

    禮行肆類又稱禋,喜見承平景鑠信。
    堪笑漢人夸肸飾,何如明德達精純。

    123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24 《寄題徑山懷郎簡侍郎》 宋·張環

    天地一洲渚,北平南欹危。
    幽并深又厚,江浙清且奇。
    武林頗英秀,川匯仍山卑。
    應接殫天巧,類非人力為。

    125 《防風廟》 宋·章杰

    弭楫山水縣,驅馬東南隅。
    侯當溽暑至,乘涼出郊墟。
    曉月醒魂夢,輕颸動襟裾。
    氣爽體自輕,縱意馳坦途。

    126 《寧宗朝享三十五首》 宋·真宗

    旅楹有閑,人神允葉。
    福以德昭,鄉以誠接。
    六樂宜揚,百禮類燁。
    對越在天,流祚萬葉。

    127 《和李天與秀才》 宋·鄭俠

    西塘老人喚回翁,愚蠢無他生所鍾。
    簧鼓不聞非耳聾,形器不涉非無蹤。
    盡傷萬類物所蒙,圭璋貝璧矜昂顒。
    瑣屑之私背大化,塵埃蔀明荊塞胸。

    128 《示徒》 明·孤松秀上

    早辦蓮花劫外因,乾城海市恐非真。
    青銅屢換娘生面,黃壤頻收鬼錄人。
    未守鵝珠猶刻糞,強修蛇篋類添薪。
    何當凈掃松陰石,送想金天德水濱。

    129 《送錢受之宮詹北上》 明·潘一桂

    垂拱開三極,除殘正六符。
    袞衣光有赫,玉瓚德無渝。
    尺木階天澤,鋒車躡斗樞。
    彤云明紫氣,芝簡粲黃圖。

    130 《寄章允載兼柬項思復》 明·宋璲

    憶昔到京畿,與子寓官廨。
    一見即相歡,不翅舊交快。
    維時困道涂,驅車久行邁。
    忽逢弛擔初,欣若身脫械。

    131 《解嘲詩(并序)》 明·屠滽

    見惡必遠避,見善嘗加恭。
    石田乃隱者,賦詩亦多工。
    如何論朝政,所論殊不公。
    此札實差謬,何謂聲枌枌。

    132 《滕用亨諸篆體歌》 明·王行

    維周大篆成史籀,宣圣傳經制蝌蚪。
    總因倉頡見鳥跡,象形置書變來久。
    李斯小篆類玉箸,鐘鼎魚蟲分眾手。
    碧霄鸞鳳漫回翔,滄海蛟螭互蟠紐。

    133 《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 明·王祎

    黃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儀矩,藹藹贍文辭。
    峨冠映長鬛,大布以為衣。
    去歲應辟舉,來自盱江湄。

    134 《兩浙寄子栗家書》 明·魏觀

    元年正月初,運使蒞江浙。
    二月開衙門,上下總怡悅。
    明恩隆委任,疏鈍愧忝竊。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殘劫。

    135 《菜薖為永嘉余唐卿右司賦》 明·徐賁

    遠辭華蓋居,來卜山陰宅。
    乍到俗未諳,久住地旋辟。
    屋廬尚樸純,楹桷謝雕飾。
    高營踞山跗,深甃逗泉脈。

    136 《賦季子祠》 明·殷奎

    讓王開國江之左,尚父周王十三世。
    僣王一變變于夷,至德巍巍誰復繼。
    有美季子才且賢,歷聘上國何翩翩。
    東游縱觀太師樂,王風帝德皆能言。

    137 《送長蘅偕計北上二首》 明·鄭胤驥

    平生少年時,嬉游愛冬至。
    癡兒三五群,狂縱無復忌。
    爾來漸老大,遂覺情懷異。
    不惜事業賒,不惜居諸費。

    138 《寓言二首》 唐·王維

    〔次首律髓入俠少類。
    題曰雜詩。
    作盧象詩。

    139 《秧馬歌(并引)》 宋·蘇軾

    過廬陵,見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譜》。
    文既溫雅,事亦詳實,惜其有所缺,不譜農器也。
    予昔游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
    以榆棗為腹欲其滑,以楸桐為背欲其輕,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兩髀,雀躍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縛秧。

    140 《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 宋·王安石

    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無一諧。
    盜傷中丞偶不死,利劍白日投天街。
    裹瘡入相議軍旅,國火一再更檀槐。
    上前慷慨語發涕,誓出按撫除睽乖。

    * 關于德類的詩詞 描寫德類的詩詞 帶有德類的詩詞 包含德類的古詩詞(2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