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微的詩詞(687首)

    641 《少樓》 宋·方岳

    不奈梅花爾許愁,天寒孤倚夕陽樓。
    近城鷗鷺逢人慣,肯與漁蓑共釣舟。

    642 《少山觀橘》 宋·方岳

    手劚蒼煙竹逕深,霜寒錯落萬黃金。
    何年共話商山舊,分種歸來欲滿林。

    643 《壬戌正旦日蝕值陰有詩明日雨雪再賦》 宋·黎廷瑞

    艷娥煽妖悖且饕,云師圍之騎周遭。
    飛廉暗嗚挾箭號,萬鼓動地助戰鏖。
    吳剛棄斧北且逃,扶桑君還騎巨鰲。
    銀蜍腹聚流清膏,玉兔顙折飛白毛。

    644 《紫花》 宋·董嗣杲

    枝干無皮癢有身,朱房翠戶演精神。
    星垣光射開花地,綸閣香侵視草臣。
    肘肘紫蕤飛烈日,心心黃粟舞晴塵。
    何從借取麻姑爪,莫厭爬搔此樹頻。

    645 《滿庭芳 贈權知》 元·馬鈺

    因何絕利,為甚忘名。
    曾觀五岳真形。
    玉性如珠似印,燦爛光明。
    從斯假軀識破,便灰心、更不勞生。

    646 《無夢令 贈權知》 元·馬鈺

    權老萬緣一*。
    意馬心猿頓歇。
    杳默湛澄中,無影人人歡悅。
    歡悅。
    歡悅。
    性似清風明月。

    647 《題劉氏翠亭》 宋·陳藻

    舊屋紅蕖外,新亭綠樹傍。
    江晴孤棹見,雨近眾山藏。
    學圃未成趣,催詩何太忙。
    他年多橘柚,此地一瀟湘。

    648 《酬仲以舍弟忝直螭階余近塵鳳署見慶之作》 宋·宋庠

    世隱東畿賦遂功,荊枝相樂本田廬。
    偶隨幽鳥同還俗,何意驚鼷并載車。
    浴殿封芝慚視草,史階簪筆玷成書。
    猶欣夙契寒松在,持謝雕章悅柏馀。

    649 《和吳侍郎雨中與一二親友同登香山石樓》 宋·宋庠

    伊瀨鳴秋麓,香樓隔雨溪。
    天形林罅出,山脊霧中迷。
    岸峻靈龕密,沙平野路低。
    只應觀佛土,物物便堪齊。

    650 《送紫夏舍人從治洪州》 宋·宋庠

    方底丁寧細札書,豫章都會冠全吳。
    垂腰三品龜銜綬,衛帳千兵虎刻符。
    藥省樹翻拋賜筆,練江波靜見還珠。
    西山五色多仙餌,鈴閣無聲道有腴。

    651 《流杯小宴偶成拙詩奉呈運使王密學紫韓舍人》 宋·宋庠

    溪齋元巳得嘉賓,曲曲煙渠逗翠淪。
    潑水乍經三月雨,泛觴重記九年春。
    風前小舞驚馀雪,梁外清歌落暗塵。
    此會貴交應絕擬,斗樞星掖兩賢臣。

    652 《舍人院觀御篆閣榜賜宴奏御》 宋·宋庠

    近署新層構,仙跗錫寶題。
    凝章下天漢,布畫儼星奎。
    榜勢虬檐負,繒華鳳押棲。
    崇儒推宴豆,觀象聳朝閨。
    九張需云洽,三休賀雀迷。
    從茲河洛奧,併在紫垣西。

    653 《臘盡僅得雪》 宋·項安世

    窮冬一雪擊農心,籲佛祈仙望已深。
    逾月亢晴生暑瘴,連朝霏霧作春陰。
    夜窗且喜風兼雨,曉瓦才看粉共銀。
    可是江妃慳笑粲,都能無意管呻吟。

    654 《聽水有感四首》 宋·張嵲

    發源由太古,東逝幾朝昏。
    欲識無窮意,當看石上痕。

    655 《聽水有感四首》 宋·張嵲

    寒江流不極,疊浪日沄沄。
    詎是悲鳴苦,端由清夜聞。

    656 《聽水有感四首》 宋·張嵲

    西從徼外來,東去還歸海。
    徒聞朝暮聲,諜識年華改。

    657 《聽水有感四首》 宋·張嵲

    只應初剖判,便有斯江水。
    于今知幾時,東流猶瀰瀰。

    658 《出王峽讀子厚詩恍然偶作二絕句》 宋·張嵲

    西來一水古今綠,峽里諸山天下奇。
    非是愚溪溪上客,未應輕作此山詩。

    659 《出王峽讀子厚詩恍然偶作二絕句》 宋·張嵲

    驚湍絕壁窮天險,山水如斯世莫知。
    林邑峰巒瘴江水,發揮須待柳州詩。

    660 《春晚風雨甚暴衡門獨立望水有作》 宋·張嵲

    中原殊未平,避地甘羈束。
    著意問樵漁,尚恐驚麋鹿。
    出門亦何事,望望清江曲。
    雨氣晚來寒,驚風亂新綠。

    * 關于微的詩詞 描寫微的詩詞 帶有微的詩詞 包含微的古詩詞(6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