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微雨濕的詩詞(259首)

    121 《雨》 宋·陸游

    映空初作繭絲微,掠地俄成箭鏃飛。
    紙帳光遲饒曉夢,銅爐香潤覆春衣。
    池魚鱍鱍隨溝出,梁燕翩翩接翅歸。
    惟有落花吹不去,數枝紅濕自相依。

    122 《云門道中》 宋·陸游

    度嶺穿林一徑斜,旋篝新火試新茶。
    箬包粉餌祠寒食,雨濕青鞋上若耶。
    石罅微泉來滴瀝,溪涯老木臥槎牙。
    不須苦覓東柯谷,是處云山可寄家。

    123 《夏夜舟中聞水鳥聲甚哀若曰姑惡感而作詩》 宋·陸游

    女生藏深閨,未省窺墻藩。
    上車移所天,父母為它門。
    妾身雖甚愚,亦知君姑尊。
    下床頭雞鳴,梳髻著襦裙。

    124 《城東》 宋·陸游

    出郭溶溶細縠波,平生此地幾經過。
    祭余野廟啼烏樂,酒賤村墟醉叟多。
    亭午疏鐘離石佛,歛昏微雨泊曹娥。
    采蓮艇子愁衣濕,不為人家惜綠荷。

    125 《小園獨立》 宋·陸游

    草香無處覓,花嫩不禁飛。
    澤國春歸晚,柴門客過稀。
    新泥添燕戶,細雨濕鶯衣。
    倚杖臨階久,衰翁氣力微。

    126 《薌林五十詠·通幽徑》 宋·楊萬里

    點撿苔花暈,微茫拄杖痕。
    酴醾幾開落,山雨濕黃昏。

    127 《殘春三絕》 宋·張耒

    低檐送雨晚霏微,濕透梅房白漸肥。
    半卷畫簾屏扇掩,朦朧春睡擁春衣。

    128 《野步》 宋·賀鑄

    津頭微徑望城斜,水落孤邨格嫩沙。
    黃草庵中疏雨濕,白頭翁嫗坐看瓜。

    129 《野步》 宋·賀鑄

    津頭微逕望城斜,水落孤村格嫩沙。
    黃草庵中疏雨濕,白頭翁嫗坐看瓜。

    130 《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內翰》 宋·梅堯臣

    去年龍母沐,今年龍婦浴。
    民何競相傳,訛言初愿戮。
    沐水不濕纓,浴波吞目睛。
    連歲果為患,準度非人情。

    131 《依韻和子聰夜雨》 宋·梅堯臣

    窗燈光更迥,宿霧晦層檐。
    寒氣微生席,輕風欲度簾。
    濕螢依草沒,暗溜想池添。
    況值相如渴,無嫌魯酒甜。

    132 《十日西過永濟橋》 宋·邵雍

    十日西行過永濟,時時細雨濕衫衣。
    多情會得山神意,猶恐行人欠翠微。

    133 《夏夜雨意》 宋·晁補之

    凝云遮漢月不舒,微電時照東南隅。
    風條不動柱礎濕,初夜深砌吟螻蛄。

    134 《次韻吳厚秀才見贈三首》 宋·蘇轍

    騷人思苦骨巖巖,百里攜詩相就談。
    故作微詞挑遷客,不嫌春雨濕歸衫。
    少年舊喜登高賦,老病今成見敵慚。
    問我近來誰復可,對君聊擬誦《周南》。

    135 《次韻張耒見寄》 宋·蘇轍

    相逢十年驚我老,雙鬢蕭蕭似秋草。
    壺將未洗兩腳泥,南轅已向淮陽道。
    我家初無負郭田,茅廬半破蜀江邊。
    生計長隨五斗米,飄搖不定風中煙。

    136 《雨作妨登山》 宋·劉過

    杖履飄然不整巾。
    緣何問得梵王城。
    淡煙翠濕千螺皺,微日煙消一紙輕。
    隔山烏語如人語,觸處風聲若水聲。
    見說一犁今已足,笑歌蓬首餉天耕。

    137 《江頭送趙教即席同賦》 宋·劉過

    東州二三子,相送黃鶴磯。
    渭北煙樹合,江南春水肥。
    波寬魚意足,沙淺烏痕微。
    我亦欲東去,斜風雨濕衣。

    138 《沔州和李長孺》 宋·吳泳

    朔風吹雨濕征衣,卿月西升伴紫微。
    出塞未經榆眼白,宿師先喜麥頭肥。
    寶刀尚可屠龍去,錦字何緣寄雁歸。
    猶學騷人工索句,品題香草詠菲菲。

    139 《長沙道中》 宋·鄭剛中

    微雨過云春半濕,曉風留雪柳偏寒。
    一身扶病方為客,馬上哦詩強自寬。

    140 《歸括蒼和楊嗣之吏部煙雨樓韻四首》 宋·姜特立

    宴坐簾旌卷翠微,朝昏萬蠻發新姿。
    錦囊莫怕嵐霏濕,帶取風光入鳳池。

    * 關于微雨濕的詩詞 描寫微雨濕的詩詞 帶有微雨濕的詩詞 包含微雨濕的古詩詞(2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