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微陰寒的詩詞(371首)

    341 《中秋次從子涔韻》 宋·樓鑰

    雨余不見日西沈,將謂中秋又作陰。
    佳月忽開千里影,騷人滿慰一年心。
    掃除宿翳風雖動,滓穢太清云尚深。
    坐待寒光誰會此,阿咸為我發微吟。

    342 《病起據案無緒輒書二十五韻呈簿尉》 宋·虞儔

    只役來異鄉,瘧鬼巧伺便。
    寒熱四五行,大小六七戰。
    初如蹈陰壑,赤身臥冰霰。
    繼若煽紅爐,虐焰工煆煉。

    343 《道中雨》 宋·虞儔

    晨光欲動尚熹微,漠漠春陰未解圍。
    霧掩前村迷酒旆,風吹寒色著征衣。
    功名底許妨行樂,出處年來果是非。
    一笑南坡歸夢里,滿山桃李政芳菲。

    344 《中秋月五首》 宋·汪莘

    萬派寒芒一道飛,陰精盛處遠成圍。
    抱回紅日浴東井,橫截碧天朝太微。
    惟有中秋金正王,復當子夜水生肥。
    溶溶滿掬乾坤髓,說向傍人是泄機。

    345 《洪士龍以洪舜俞考功所作竹洲精舍記見問》 宋·魏了翁

    考功記竹洲,所業在淇奧。
    謂學與自修,此何取於竹。
    士龍來諗余,試請言其目。
    天地之大端,松篁受命獨。

    346 《泛湖次韻》 宋·吳潛

    塵里光陰夢里殘,西湖莫厭白時看。
    落花飛絮將春去,斷雨零云入暮寒。
    白發催人愁遠道,青山笑我戀微官。
    浮生要足何緣足,枝上鷦鷯盡自安。

    347 《松柵》 宋·方岳

    濤聲盤空吹海立,夜拔蒼髯老蛟泣。
    陰森一片翠微寒,不放驕陽排闥入。
    歸來歸來乎山中,人間六月方蘊隆。
    寧減明月添清風,誰其云者十八公。

    348 《游靈源天境遇雨各奔歸晚坐以不是溪居者那知》 宋·姚勉

    靈源水有天,日涉勝趣多。
    同行十數子,散策經山坡。
    溪行小盤礴,石坐閒摩挲。
    野菊留余花,新梅看微柯。

    349 《百字令/念奴嬌》 宋·陳允平

    凝云冱曉,正花才積,荻絮初殘。
    華表翩躚何處鶴,愛吟人在孤山。
    凍解苔鋪,冰融沙甃,誰憑玉勾闌。
    茸衫氈帽,冷香吹上吟鞍。

    350 《沁園春·混沌之中》 元·侯善淵

    混沌之中,恍惚存亡,何所運為。
    自妝分天地,三才應化,山川華麗,秀野蘭芝。
    日月鮮明,移神顯煥,洞曉陰陽合圣機。
    通爻象,離龍坎虎,二獸相持。

    351 《潛夫詠》 宋·釋智圓

    有叟匿姓名,自號為潛夫。
    潛身在云泉,潛心入虛無。
    身心俱已潛,質直反若論。
    智者謂之智,愚者謂之愚。

    352 《系舟余杭門訪西湖金輪寺參上人》 宋·王铚

    北郭望西湖,微徑幾尋尺。
    澹與人意長,云寒正無色。
    深尋幽禪居,步轉蒼山側。
    落葉不可紀,遮盡山下石。

    353 《久雨》 宋·張嵲

    秋末結層陰,風雨連歲暮。
    寒空暗霏微,曠野流云霧。
    居人蔽蓬茅,行子悲道路。
    紛紛天地間,劇易隨所務。
    獨有掩關人,存真唯內顧。

    354 《小雪作》 宋·張嵲

    霜風一夜落寒林,莽蒼云煙結歲陰。
    把鏡漸無勛業念,愛山唯駐隱淪心。
    冰花散落衡門靜,黃葉飄零一逕深。
    世亂身窮無可奈,強將悲慨事微吟。

    355 《暘谷偶成》 宋·裘萬頃

    愛日祛愁霧,微和散積陰。
    一窗塵外趣,萬竹歲寒心。
    士要崇清節,吾將老故林。
    抱琴聊一醉,何用覓知音。

    356 《寶林寺鰻井》 宋·林景熙

    云根藏海眼,靈物此中蟠。
    吐沫晴巖雨,飛陰夏木寒。
    何年化龍去,半日待潮看。
    消長從誰問,微吟倚石闌。

    357 《和陳中行校書》 宋·陳宓

    老梅抱奇姿,寂寞山之陽。
    風月已為友,云水環其鄉。
    蜂蝶不能到,林深自揚揚。
    蕭疏謝公墅,淡靜午橋莊。

    358 《寓杭久無詩長至后偶賦懷歸五首呈仁仲實》 宋·方回

    同云欲雪暮天陰,濁酒樓頭手自斟。
    漫仕偶嘗叨五馬,倦游何止喪千金。
    盡捐寓宅償逋負,僅保殘書伴嘯吟。
    從此日長夜應短,示妨微耐曉寒侵。

    359 《追次郡君至節韻》 宋·方回

    天地育萬物,風霜非作威。
    陰陽互闔辟,造化潛玄機。
    凍樹根本固,宿莽芽甲微。
    外貌若杭死,其中春已歸。

    360 《病起贈劉元圭》 宋·郭印

    學道淹四紀,微痾一點無。
    今年歲八十,有疾纏吾軀。
    初因水道澀,藥寒變河魚。
    食飲便退縮,脾土成中虛。

    * 關于微陰寒的詩詞 描寫微陰寒的詩詞 帶有微陰寒的詩詞 包含微陰寒的古詩詞(3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