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微說的詩詞(552首)
461
《送游吏部赴召》 宋·魏了翁
天馬周流不停策,青龍掛空山無色。
區中物物見根柢,歲年滔滔逐流水。
籲于求歸歸未獲,客里隨人送行客。
鏦金伐鼓行清秋,江頭組練云如稠。
463
《題天童全老》 宋·周文璞
天童寶樓閣,銅釘敞朱扉。
一老燒香后,諸禪乞食歸。
天聽涂毒鼓,神捧苾芻衣。
說了村夫偈,依然入翠微。
465
《和鐘道士若谷投贈韻》 宋·程公許
流年袞袞擁頭浪,蕭騷白發三千丈。
人生勞祿底須多,何嗟及矣負米養。
滄溟不禁尾水匯,養素略窺道家說。
庶幾真一復保全,可以眾言強分裂。
467
《棲閑堂》 宋·蘇泂
紛紛世界多金寶,試覓一閑何處討。
天公忌閑亦惜閑,似欲人人忙里老。
長安道上人如煙,信有陰陽錯昏曉。
食升衣尺我類渠,玉帶金魚為誰好。
468
《挽心友李應之判縣》 宋·陽枋
妙歲麟經得興微,名成四十壯心違。
半生于德歸六駟,一節夷清在首薇。
古禮事親輪月曉,新詩易簀片云飛。
九京他日如堪作,見說非公誰與歸。
469
《寄桃源尉趙謙之》 宋·陽枋
桃源洞口送春歸,欲換漁蓑傍釣磯。
火著高林鴉又散,弦鳴中澤雁還飛。
蕭蕭空雨晨光潤,耿耿籠燈夜色微。
休對癡人獃說夢,野花啼鳥恁天機。
470
《和立齋番君吟》 宋·王柏
日月星辰天之精,山川草木地之文。
本乎天者既圓象,下者何不皆方形。
此疑千古不能決,讀盡六經無異說。
依稀子夏微有言,譬諸草木區以別。
471
《送焦吏部造朝二首》 宋·李曾伯
向來借箸在籌帷,今趣魁纏入太微。
漢郡奚勞汲生守,洛人喜見范公歸。
要持真是明公論,莫急同心濟事機。
見說九重勤側席,細陳長策慰宵衣。
473
《理學》 宋·衛宗武
寥寥二千載,道統幾欲墜。
濂洛既關中,浚源接洙泗。
乾淳諸大儒,流派何以異。
無極而及極,性命發其秘。
474
《游慈云》 宋·陳著
老懷不與世情更,才說閒行興翼然。
微濕易乾沙軟路,大寒卻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尋梅山自妍。
笑問松邊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476
《挽張正甫二首》 宋·陳著
別來倏忽一周星,君住家林我泛萍。
到處逢人問梅坦,有時見夢說蘭亭。
自憐倦翼歸遲暮,已報清魂入杳冥。
多少微言今已矣,義難辭處寫為銘。
477
《醉中示侄薄》 宋·陳著
山茶風香酒微波,杏花日長人笑歌。
兒孫歡擁白發婆,煮菜解醉不厭多。
人生樂事恐蹉跎,世事等是一夢柯。
孝義兩字不可磨,當與兄弟相切磋。
我家兄弟三世過,謹勿令人說如何。
478
《日食罪言》 宋·姚勉
皇帝十四載,新元紀嘉熙。
仲冬戊寅朔,午漏方中時。
朔風震丘壑,猛籟號枯枝。
黯如商雪天,四野昏垂垂。
480
《贈宗人簡齋》 宋·姚勉
博文約以禮,夫子誨子淵。
詳說將反約,斯語在七篇。
由繁乃入簡,此學本圣賢。
卓哉紫陽公,道統得正傳。
* 關于微說的詩詞 描寫微說的詩詞 帶有微說的詩詞 包含微說的古詩詞(5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