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微末的詩詞(230首)

    101 《登徒子好色賦》 先秦·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
    愿王勿與出入后宮。
    "
    王以登徒子之言問宋玉。

    寫人

    102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103 《景星》 兩漢·佚名

    景星顯見,信星彪列,象載昭庭,日親以察。
    參侔開闔,爰推本紀,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韋饗昭,雜變并會,雅聲遠姚。
    空桑琴瑟結信成,四興遞代八風生。

    樂府星星傳說

    104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105 《長亭送別》 元·王實甫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婦女禮教愛情

    106 《野廟碑》 唐·陸龜蒙

    碑者,悲也。
    古者懸而窆,用木。
    后人書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
    自秦漢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稱矣。

    諷刺小品文

    107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08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109 《左忠毅公逸事》 清·方苞

    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
    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者,惟此生耳。

    敘事寫人贊美

    110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111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112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113 《亂離雜詩》 現代·郁達夫

    草木風聲勢未安,孤舟惶恐再經灘。
    地名末旦埋蹤易,楫指中流轉道難。
    天意似將頒大任,微軀何厭忍饑寒。
    長歌正氣重來讀,我比前賢路已寬。

    114 《乙丑除夕追往憤五百字》 明·李夢陽

    憶昔蕤賓初,皇疾輟臨仗。
    維日白氣亙,黑風復排踢。
    俄傳天柱折,忽若慈母喪。
    帝本堯舜姿,末履轉清伉。

    115 《八月六日寄鄰幾諸君》 宋·劉敞

    謬為天官屬,得與選事親。
    略計三百州,綠衣九千人。
    較材迷長短,守法愧因循。
    救末知不足,澄源力難伸。

    116 《服椒法歌》 宋·陳曄

    青城山老人,服椒得妙訣。
    年過九十余,貌不類期耋。
    再拜而請之,忻然為我說。
    蜀椒貳斤凈,解鹽六兩潔。

    117 《南歸詩十八首》 明·李流芳

    日暮雪色深,曠野絕行蹤。
    輿人惑四方,東西視天風。
    忽然見新月,冉冉來云中。
    雪亦能照夜,得月光始通。
    度彼九曲坂,賴此兩索容。
    不知城郭近,杳爾聞微鐘。
    我從天末來,已覺下界空。
    ¤

    118 《善哉行》 清·李鄴嗣

    登山采薇,重繭下山。
    幽壑飛霜,百草失顏。
    蟋蟀就田,行復入戶。
    秋氣遷人,我棲何所?

    119 《楞嚴經偈》 宋·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120 《古意二首》 宋·蔡沈

    古人不可見,末習徒紛然。
    精微固難知,論議胡爾偏。
    郢曲聽者誰,巴唱和乃千。
    世道既若茲,淳風何當還。
    矯矯且自強,天運終來旋。

    * 關于微末的詩詞 描寫微末的詩詞 帶有微末的詩詞 包含微末的古詩詞(23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