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微木的詩詞(1093首)

    861 《清風十韻》 宋·楊億

    素魄離箕舌,鳴鳶載錦綢。
    微涼生玉宇,馀韻泛蘭臯。
    竿轉相烏數,廚搖萐莆勞。
    渚蘋偏靃靡,苑樹更蕭騷。

    862 《山水屏》 宋·曾鞏

    吳縑落寒機,舒卷光亂目。
    秋刀剪新屏,尺寸隨折曲。
    搜羅得珍匠,徒倚思先屬。
    經營頃刻內,千里在一幅。

    863 《寄王介卿》 宋·曾鞏

    憶昨走京塵,衡門始相識。
    疏簾掛秋日,客庖留共食。
    紛紛說古今,洞不置藩域。
    有司甄棟干,度量棄樗櫟。

    864 《句》 宋·張舜民

    萬里秋風吹鬢發,百年人事倚欄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幾處山。
    李白尋仙持玉杖,庾公對月踞胡床。
    樓上康廬紫翠環,檻前湓浦轉清灣。

    865 《丐祠將離云間崔申之以詩為別次韻》 宋·葛立方

    荊蘭戲采關情切,朱墨為官與愿違。
    夜鶴帳空周子去,秋鱸風動季鷹歸。
    忍看妙句金聲振,行阻清談木屑飛。
    引領吳興何許是,碧云深處暮山微。

    866 《魯公堂》 宋·韓元吉

    魯公之節非一死,其誰碑之子曾子。
    魯公之德人未知,其誰堂這張紫微。
    繼公作郡五百載,登堂思公宛如在。
    江南遺墨處處傳,魯公去作麻姑仙。

    867 《丹青閣》 宋·韓元吉

    杰閣跨虛壑,危欄轉層峰。
    需郭麗朝暉,山水涵秋容。
    幽尋適暇日,況有佳客從。
    微官厭趨走,野性便疏慵。

    868 《題綠陰堂》 宋·黃公度

    萬里炎荒一草亭,微官挽我落南溟。
    誰栽古木圍空翠,為翦卑枝納遠青。
    風雨半天秋縮瑟,江湖滿地客伶俜。
    日長吏散無公事,欹枕看書門晝扃。

    869 《迓泉守晚宿囊山》 宋·黃公度

    山木轉斜暉,秋風動客衣。
    露華侵坐冷,星宿傍檐稀。
    樓迥鐘聲隱,更長燭影微。
    年來倦奔走,早覺利名非。

    870 《昔游詩 其九》 宋·姜夔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馬渡。
    渡頭何清深,鴻鵠在高樹。
    白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門不可見,但聞水聲怒。

    871 《昔游詩》 宋·姜夔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馬渡。
    渡頭何清深,鴻鵠在高樹。
    白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門不可見,但聞水聲怒。

    872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 宋·劉子翚

    凍色沈萬象,晴巔露皚皚。
    通宵月觀夢,夢破東風來。
    小立值芳氣,微尋見寒肧。
    我病亦呼客,沙邊久徘徊。

    873 《同范智聞五月十四日夜賞月》 宋·劉子翚

    微風凈郊原,暮色含清夏。
    層巔月欲上,炯炯木葉罅。
    豐姿一發虧,爽氣千毫射。
    流光不著地,黃抹溪西舍。

    874 《函谷關》 宋·汪元量

    西風吹我度函關,古壑泉聲靜自閒。
    老子騎牛沙上去,仙人化鶴苑中還。
    斷崖木脫懸殘日,絕域云橫失好山。
    舊說度關珠履客,一聲雞唱翠微間。

    875 《甘州/八聲甘州》 宋·張炎

    俯長江、不占洞庭波,山拔地形高。
    對扶疏古木,浮圖倒影,勢壓雄濤。
    門掩翠微僧院,應有月明敲。
    物換堂安在,斷碣閑拋。

    876 《再次前韻》 宋·朱翌

    日走瞿野宅,殷勤問覺圓。
    荷珠翻雨碎,荇帶逆風牽。
    安步穿芒屩,長驅斷蠟鞭。
    臨深呼屬玉,騎氣道蜿蜒。

    877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878 《游玉泉》 宋·朱翌

    坡陀石上大紳垂,踞石跏趺世慮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歸生月帶星稀。
    一時花木助歡笑,四雇風云入指揮。
    是日乃書驚蟄節,鳴蛙已傍小池歸。

    879 《有惠益母粉及當歸者》 宋·朱翌

    多病年來嘆早衰,試憑草木為扶微。
    關心藥裹知多少,系肘方書識是非。
    曾子定應憐益母,曹公端解寄當歸。
    從今洗面饒光澤,血氣仍充舊帶圍。

    880 《題錢選畫長江萬里圖》 元·楊維楨

    神禹劃天塹,橫分南北州。
    只今天不限南北,一葦絕之如丈溝。
    洪源發從瞿塘口,險峽中擘爭黃牛。
    括漢甲湘會沆澧,二妃風浪兼天浮。

    * 關于微木的詩詞 描寫微木的詩詞 帶有微木的詩詞 包含微木的古詩詞(1093首)
    chengrenyouxi